关于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一些反思记录
完成了一学期的美术课程,也刚好看完了朋友推荐的《我是儿童艺术家-学前儿童视觉艺术的发展》。我以一个美术生的学习历程与学生分享,也在思考,的确现在的发展让所有的教育都受到巨大的冲击,若不及时反思,也许教学就会变得固化从而变得死板。
1.学前美术教育是技能还是创造力的培养?
在高宽教育中,有一套关键发展性指标:“学习兴趣”、“社会性”、“情感发展”、“身体发展”、“心理健康”、“语言”、“读写与交流”、“数学”、“创造性艺术”、“科学与技术”、“社会学习”。而在这套关键发展性指标当中也提出了“创造性艺术”的培养,而不是“美术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发展阶段,美术教育成为了培养儿童语言、交流、社会性、身体发展、学习兴趣、科学技术、社会学习的重要载体。
那么我们需要在幼儿阶段培养一个绘画能力达到绘画考级水平吗?我个人认为这个技术能力问题不是在学龄前需要解决的。我也能记得以前朋友在聊到她小学为了钢琴考级时天天练琴的痛苦。那在培养技能之前学习的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力、创造力就变得更加的重要。
我想这也是现在才开始学习学前教育的学生应该思考的。
2.美术老师与艺术家的区别
我在和朋友的交流中也得知有些画室也会邀请艺术家来开课,但是单纯的艺术家给小孩子上课,有时候效果并不理想。艺术家知道自己该怎么创作,但不一定能够教授。
而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在美术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像高考美术班的老师一样只传授技法?在阅读高宽教育美术课程中,更能感受到,一个幼儿园美术教师更像是一个引导员,或者说更像是苹果ios的操作系统。儿童在接触美术材料时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要创建一个艺术媒材与儿童相遇的契机,在此期间老师可以用专业的词汇描述儿童在此次相遇时的情景。在熟悉媒材过后,老师会提供创作方式的教学体验,而在儿童创做的过程中,老师则像是ios系统对学生创作的过程提供相应的反应,如:给学生提供需要的材料、与学生配合角色扮演、以专业性词汇描述学生行为。为什么说老师像系统一样,因为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是操作的主体,而良好的系统的支撑会让这些操作变得顺畅且深入。这也就是美术老师与艺术家的区别,在创作过程中,儿童和艺术家都是创作的主体。
3.儿童美术教育中是否需要与艺术家接触?
应该说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艺术家虽然不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但是,如果在儿童学习美术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艺术家、能参观艺术家的工作室。这样能够深化儿童对于单一媒材的深入探索。
我在美国学习设计的时候很喜欢每门课程的field trip,每一次这样的外出考察学习都有足够的机会去接触艺术家,参观他们工作的模式,去了解到艺术家创作的意图。每一次都会有更全新的认识。
4.画是美术最需要解决的吗?
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的时候,总是会发现学生所绘画的作品过于的简单。一开始我的评价是绘画没有层次。一个学生想要画山与麦田,在完成线稿后一切都算正常。可是当她快要涂色结束时,突然发现有些奇怪,感觉画面单调且看不出山与麦田的区别,除了是透视的原因以外,还有就是她选择了同一种绿色表现了山与麦田。我告诉她,颜色可以再丰富一下。
下课后,我走到走廊上看远处的风景放松疲劳的视觉。看着风拂动着校园内巨大的金合欢树,那深深浅浅的绿色随风流动,枝头的嫩绿和被阳光照耀的明亮的绿色,以及影阴处的暗绿,一棵树有千万种绿色在变化。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我不应该告诉学生颜色可以再丰富一下,我应该告诉她,你应该出来看看那棵合欢树,这样她就明白了。
我想绘画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细致观察与分析的能力。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视觉经验,而这样的视觉经验对于绘画创作来说远远不够,因为这些经验把我们说看见的物体抽象为单一的颜色,省略了太多的细节。而我教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依然还是在凭借这种视觉经验去绘画。这也就是导致画面单调的问题。
放下画笔,先从观察一片树叶开始。让做事的脚步放慢下来,变得细致,绘画有时候并不是为了作品结果本身出发,一幅绘画作品是创作者纪录和表现的结果。
5.体验在绘画之前
“艺术创作给人们提供一种表现情绪、展示个人体验的方式。”
艺术的体验应该是在学习平面设计初期平面构成这一门课程中有更深入的感受。几乎每一个学习过平面构成的学生都有这样一段难忘的经历,需要创作出不同的点、线、面。这些点或线,可能是一幅图画、可能是一根绳子留下的印记、墨水的痕迹、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个风景。那时候有意识的寻找让生活中所有看见的画面都被分解成有趣的点、线、面构成。
同样不仅仅依靠视觉的体验,在对点、线、面的体验中还依赖节奏与旋律。所以音乐会成为绘画的好伙伴,因为绘画又再现了音乐中的情绪。
而这样的一种对于最纯粹的绘画元素、媒材(即各种绘画媒介与材料)的体验。是在美术学习中不可忽视的。
总的来说幼儿的美术活动需要成人的支持而不是指挥。让“儿童能够全身心的体验使用艺术材料与工具的乐趣,成人同时也应该鼓励儿童反思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活动室里的儿童与工作室中的艺术家类似,两者都需要时间来进行开放性的游戏与探索”。
在这个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学习平台就能够快速获取知识技能的时代,学校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反思就变得更为重要。
注:文章引用均出自《我是儿童艺术家-学前儿童视觉艺术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