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教的教育》读书打卡第3天

《不教的教育》读书打卡第3天

作者: 林子的阅读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23:14 被阅读0次

第一编第一节:完整地接纳孩子

3.不要轻易指责孩子

【金句摘录】

对于父母来说,以免尊重孩子的个性,以免抑制孩子的独占欲望,让他在各种物质与精神的竞争中体会公平、宽容、无私的亲密感情,这是很理智的做法。但是好的出发点需要好的方法配合,而不是借助呵斥和苛刻来达成目标。

批评孩子可以,但不要轻易发出无情的指责。

信任和等待,是理性父母面对孩子时必须持有的态度。

当孩子出现不妥或错误时,请不要急于站出来严打猛攻,而是需要父母付出多一点的精力来帮助他们反思问题所在,去探索如何展开修正,如何建立弥补机制和减少恶果,如何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感受……培养孩子对爱的理解能力,接受愉快的情绪体验,十分益于孩子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与孩子的较量,其终极目的不是得到一个为父母之命是从的木偶人,而是让孩子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改善行为,让美和善越来越靠近。

不冷言冷语,不暴力冲动,不漠然无视,不主观自私,都是父母关注孩子的性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

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走出父母大人高高在上的立场,让自己换位成小孩子去面对事态,而不是孤立地觉得孩子的抗拒就是挑衅权威,就是无视规则。

6岁以前的学龄前孩子,虽然知道各种情绪的含义,但大多数却不具备体验别人感受的能力。也就是说,由于不知道对方的感受,也就无法清楚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的伤害,以及将要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父母的引导,就是帮助孩子及时懂得将事件的后果影响与自己自身行为联系在一起逐步学会换位思考。一旦孩子将来遇到类似事件,将会主动去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

对于那些真正做错了事,却在沟通中无法纠正改善,甚至继续采取对抗来试图扭转控制父母的孩子,父母不能作出妥协。但也需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并控制事态的发展。建议父母直截了当的表明自己的看法,确定奖惩制度,争取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

【感悟收获】

上一小节我们提到尊重孩子的需要需要把握好一个“度”,而批评孩子的“度”也同样很难把握。

温柔而坚定,简单的5个字,却应该是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一生践行的准则。如何把握好这个度,需要我们一生去学习。

体察孩子的感受,可以让我们做到温柔;体察自己的感受,可以让我们做到坚定。

让我们竭尽全力帮助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处事态度,让教育的爱和包容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教的教育》读书打卡第3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sp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