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孩子爷爷卖纸盒的时候了。
自从有了网店,家里少了购物袋,多的是纸盒子。
每隔一段时间,孩子爷爷就要卖一回,换个3块5块不等。
那天,等小孩爷爷,刚刚推了纸盒出去。
我父亲在家咕哝了,非常的不屑,“现在的破烂不值钱了,哼了吭,搞半天去,就忙几块钱,这么热的天,真划不来。过年期间,我在大丫头家,他们把书纸之类的东西,都直接扔垃圾桶了,他们说,卖不到几个钱,还落一气。”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财富是积累的,他老人家在带孩子之余,卖个几块钱,心里满足的很,比浪费了强,10天半个月卖一次,一年也能卖个百十块钱,这点买几个早点吃吃也挺好啊,不偷不抢的。”
由此我想到一直心目中很佩服的一个姐夫。20年前,被同伴们戏称为“绝代网”的。
20年前的小镇上,非常流行一种交通工具,“三轮车。”
当时的街上不少头脑稍微活络点的都置办一辆,短途送人,起步一块钱,然后看路途远近付费。
经常是车子排成一队,等着乘客的到来。
这中间有许多讨价还价的,有距离远,想少付钱的,也有人数多,想去零头的。
很多人司机是不赚到一定的利润,不轻易动,说人累着了还赚不到钱,不如歇歇。
可是我那个姐夫不这样想的,他的想法是,“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去跑一趟,顺便培养一些回头客,”
因此“绝代网”雅号由此而来。
所以,当大家都经常没活干的时候,他天天忙的不可开交。
农村有句土话,叫有“好杆网,还要有好敦笼。”
这句土话的意思是男人在外会赚钱,女人在家要会守家。
我这个姐夫和姐姐俩正好就如这句话讲的。姐夫在外挣钱,姐姐在家开着一个小超市,看店闲着的时候,但是她手不闲着,买了一辆电动缝纫机,从一个服装厂领来衣服到家来加工,每次姐夫收工到家,不是帮忙打扣眼,就是缝裤边。
俩口子忙着热热闹闹的。
也就是那几年,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前几年,大家都往城里赶,买商品房的时候,他们也买了。买完后,又积累了几年,房子的尾款付完。
前年儿子结婚了,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他家的复式小楼,给他们装成小别墅模样,同时给儿子儿媳妇买了辆小轿车。
在以前的农村,儿子结婚要三间房,置办一些家居。他们不仅给了房,还送了车!
他们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
思路决定行动,跟上学的多少好像关系不大。
姐夫好像初中没有毕业,姐姐也就是小学四年级刚上完。
现在他家孩子的孩子已经快一周岁了。在农村,他们的差已经交了。可是他俩都还50岁不到。
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成功人士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