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有没有经常在你耳边唠叨不已,告诫你这个希望你那样,让你苦不堪言?又或者,你的孩子有没有常常呼喊你,希望得到你的陪同、帮助,让你不胜其扰?
可是,某一天,你的父母或孩子突然离你而去,这一切,你还会想起来吗?你想到更多的会是什么呢?
我能想到关于你的,都是你的好1
小益在读高一那年,妈妈得了骨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临走以前,交给爸爸一本小本子,上面是妈妈用圆珠笔密密麻麻地记着这些年家里的出帐和进账项目,妈妈交代爸爸说记得还钱给人,然后就离开了,剩下爸爸和小益相依为命。
多年以后,小益诉说妈妈的当年往事,说妈妈是村里的三八红旗手,说妈妈每天早起做活,说妈妈基本上不买新衣服,说妈妈只把肉挑给自己吃,说妈妈都是因为太操劳才病倒的……妈妈身上几乎汇聚了世上所有的妈妈的优点和世间所有的女人的品质!
小益,的确很想念妈妈,想念得从每一个经过他的生命中的女人身上找和妈妈的相似点!
可当年的小益,并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从出生时候的三斤八两,到后来的九十二斤,在物质匮乏的那时,他经常要求妈妈给自己弄好吃的,闲着的时候又跑去爬树掏鸟蛋下河抓鱼,让独自一人操持家务的妈妈,疲惫不堪。
如果知道,作为家人的缘分那么短,怎么舍得让她劳费心神?
2
大冰的第三部作品《阿弥陀佛么么哒》,其中的故事《一个孩子的心愿》,讲的是一对乡村教师夫妇的孩子越阳患上了白血病,已经离世。据父母回忆描述,在越阳16岁的短暂生涯里,他优秀懂事体贴善良,但是父母因为工作,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他,他却被“放养”成了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孩子。
在越阳离开人世后,父母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达成他的唯一的心愿,把孩子写的词找人配上谱唱出来。但在孩子隐藏的心事里,让他最记挂的还是父母面对自己离世后的悲痛,他不愿意也不忍让他们沉溺在痛苦自责当中。他提出了“让你们帮忙完成我的遗愿”,是希望父母可以缓解悲伤;他让父母领养一个妹妹,是希望父母有一个完整的家;他让妈妈养只猫猫或狗狗,是希望自己投胎转世再陪父母几年!
越阳是多么舍不得离开,可是缘分已尽,唯有说再见,期待再相遇,即使离开是不得已,也希望父母好好活在人世。
越阳的心情,家人也许永远不知道,如果知道了,是不是会更加悔恨?孩子将最大的善意留给了父母,而身为父母却没有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直至孩子卧病在床,方觉错过太多。
3
一个如花般的姑娘,年芳16,站在我的面前,问我她现在如何处理转学的事情,我反复多次后,她仍然不得要领,我只好提议由父母来电知会此事,然后姑娘跑到办公室外面去拨打电话,我听见她细细碎碎地和对方说了一通,最后还是把电话给了我,我瞥了一眼手机上的署名,竟然呈现出“母后”二字,我接过手机和那边的人打招呼,才明白了她唯唯诺诺的模样是为哪般!
对方是一个很自以为是的女人,完全不知道程序,说话却常常抢得先机,不得理也不饶人的那种人,关于孩子的事情,说得我口干舌燥也没有沟通好,最后只能“快刀斩乱麻”地说完要点,扔出让她自求理解的态度。
素未谋面,厌恶已经产生了。对于朝夕相处的孩子,过于强势的父母,真的好吗?是什么让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沦为了宫廷剧里尔虞我诈的画面?想一想,不得不让人不寒而栗。一个孩子,每天带着面具面对着亲生父母,不自信地面对他人,缺乏基本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她要如何在这世上单打独斗?
也许,每天一起生活,一起吵吵嚷嚷,虽然很狗血,但是也是一种真实的生活吧!可是,时间是那么短,把那么短的时间都放在吵闹中,是不是暴殄天物呢?
4
如果你对外界的事物是充分肯定的,那么它留给你的印记,多半都是正面的;反之,亦成立。当一个人曾有过过度的情绪波动,那么外物赋予他的影响或者刺激更加大,这时,人的头脑像一块滤镜,选择留下他自认为可靠的真实的内容,而忽略其余的。
家人对我们的影响,正是如此。那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你一定很思念他吧?可他对你做过的一切事,你能否一一记得?兴许,也只能记得那么一些吧?
缘起缘灭,缘生缘息,兴许缘分早已注定,我们注定是要活在同一屋檐下,成为一家人,但是又注定只能生死相依几十年甚至是更短的时间。但愿,我们唤起的都是美好的回忆,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能想到关于你的,都是你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