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胜是土建系的优秀人才,在交通三班自然也算得上翘楚。只是上学期间笔者很少接触,所以了解得并不多。反倒是毕业之后,有那么两三次见面的机会,次次都让笔者领略到永胜身上独有的风采。
本打算搁笔不写了,偏偏在这个档口,永胜同学居然跑到学校搞什么讲座。再不泼点墨水给他,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了。也只得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就当做是蹭一蹭永胜同学的热度吧。
笔者只是中级职称,大抵以后也不打算再奔一奔高级职称了。但是笔者这帮子同学中高级职称比比皆是,更出类拔萃一点的就像永胜这样,搞一个正高级工程师,在职称序列算是走到了金字塔的顶部。
发明专利23项,软著3项,论文23篇,省部级科技奖12项,像这样的奖项,永胜同学一抓一大把。笔者没有细算,毕业近20年,少说也得平均每年两项。正是有了这样硬邦邦的数据支撑,才有了回母校讲座的底气。这样的硬气,除非你真有,要不然是装不出来的。
第一次和永胜在一起吃饭,是在理工大南门的一处饭店。饭店不大,内有乾坤,小秦老师坐在正中,永胜、连伟左右垂手,同学们围在一起,花团锦簇,桃李满屋。
席间酒浓,同学情谊更浓,原本不太熟悉,稍加预热,笔者便也熟悉了许多。只见永胜总是一副笑意满满的样子,完全看不出半点来讲学的架子。笔者见过太多的专家、学者,油腻圆滑者有,高谈阔论者众,像永胜这样温文尔雅、徐徐而谈的不多。
每每有同学夸赞几句,永胜只是微微颔首,频频微笑,不解释也不过谦,同时又表达了不敢全盘接受的意思。正是这种涓涓细流一般的表达,让笔者心中对永胜同学多了几分敬重。
学识有深浅无高低,但这种品质却在学识之上。也正因为如此,大体永胜同学才能变得如此精进和优秀。如果换做是笔者,指不定尾巴都翘天上去了。
永胜的酒量不小,却很持重。老同学都想让他喝好,就算他再持重,就算他不怎么想喝,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推杯换盏,喝到几乎酩酊。
后来还见过一面,是在鱼头泡饼。那次恰恰同来的还有孙洪鑫同学,两位大咖相遇,自然又是一场乱战。乱战的场面没什么可描述的,也不便于描述。
只是笔者有一种感受,像洪鑫、永胜这样的同学见面,聊的很多话题大多和专业、业界的前沿有关,说听不懂有点玄乎,但是却真不太熟知。
让笔者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席间永胜和洪鑫同学纷纷邀请各位同学到他们那儿去,不管是去公干,还是去旅游,都一定要去。别的不说,光是这一番情谊,足见同学之间的那份深情厚谊。
相信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和永胜见面,只要他回母校,只要他有时间,都能一遇。虽然这辈子不打算混个更高点的职称,至少也还有机会和这些高职称的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一下他们身上的那种深厚的专业功底,也是好的。
只是不能再陪永胜喝上一杯了,多少有点遗憾。还好,以后可以喝茶,喝茶我还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