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橘日
只要听到“快点”,我的动作马上就会放慢人们常说,十几岁的时候是人生的叛逆期。
会觉得别人说的都是错的,会觉得自己爸妈的意见就是放屁,会一意孤行坚持自己所谓的“个性”。
事实上,不应该将十几岁的年纪定义为叛逆期,只能理解为十几岁可能是一个人对世界,对自己的人生、生活有自己的看法的开始。
因为自己有了自己的认识,所以才回去反对去抗拒那些与自己不相同的认识。
如果要说有叛逆期,那么十几岁的年纪只能是叛逆期的开始,叛逆期的时限为:一辈子。
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当别人不断让自己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很反感,然后本能地拒绝去这么做。
本来想过几分钟再起床的,被爸妈一催,就更不想起了,立马糟心躺尸。
本来有自己的打算什么时候洗澡睡觉的,结果被一催,彻底不想洗澡睡觉。
本来自己计划的一步步来好好地,结果被一说,彻底想破罐破摔。
类似的事情很多,那种不合时宜的安排总是会让人很反感。
小咪是家中的独生女,从小到大她的生活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小到穿什么衣服,留怎样的头发,交怎样的朋友,大到学什么东西,上什么学校,去哪里玩,全部都要听她妈妈的安排。
初二的时候,班里很多女生都在讨论自己喜欢怎样的头发,想买什么样的书包,想穿什么样的鞋子的时候,她只能一个人在一边听着,听着她们兴奋地讲着自己喜欢的东西。
其实,小咪一点也不喜欢妈妈的安排。
其实,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每次她提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她妈妈总是会说:“我都帮你安排好了,这是为了你好,让你少走弯路。”
“但是我不喜欢这种安排啊。”每次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再次见到小咪,已经是大学的时候了。
她的变化,让我蛮吃惊的。
她染了头发,两边耳朵带着长长下坠的耳饰,不再是以前那副乖乖女的形象。
她说:“我连大学的专业她也要管。”
这里的她指的就是她的妈妈。
“不过,上了大学,她就管不到我了,我终于不用什么都听她了。”
“我可以有自己的喜欢了。”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另一个自己,他叛逆,不羁,想活出自己的样子。
小时候越是被管着,越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孩子,在反抗的时候,也会更加用力。
有时候会觉得现在的小孩子很不容易。
他们不仅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还要活在爸妈口中的“这是为了你好”
之下。
他们可能从小就被逼着上各种补习班,可能从小学开始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可能哭着也要爬完爸妈给铺好的路。
但是真的有人问过他们愿意吗?
他们似乎从小就不配有自己的喜欢,他们从小就不能说“我想...”。
强扭的瓜不甜,野蛮才可以更好地成长。
我小时候因为爸妈都没时间管我,所以从小都属于放养的状态。
很奇怪,加上我待过的班级作业都会特别少。
但是尽管是这样,我反倒更加愿意去努力,更加愿意自己自动自觉地去学习。
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只要我说出:“我爸妈不怎么管我的”,就会有很多同学都会觉得很羡慕。
他们都不想被束缚,他们不想被催着往前走。
我们每个人都生性叛逆,我们都自然地坚持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因为少了爸妈的束缚,学校的束缚,我有了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自己的选择。
所以对于我来说基本上不存在青春的叛逆期。
那些说自己家孩子叛逆的家长其实更应该去想想自己身上的问题。
通常这跟弹簧的道理是一样的,越是压着,越是不放手,反弹的力量就会越大。
给自己的孩子多一点的空间,不要去催他们成长,不要将他们当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
其实他们什么都懂,其实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其实你越安排得明明白白,他们就会越反抗。
很多家长都会这么跟自己的小孩说:“越长大越不乖了。”
但这种不乖是什么呢?
听话就是乖了?按照他们安排的路往前走就是乖了吗?
其实没有人想做一个乖小孩。
小时候的乖很可能只是那时候的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形成,那时候还不知道原来这世界上有东西是“自己喜欢”。
可能也只是想反抗而无力反抗,只能顺着爸妈的意思往前走。
但是越长大,我们追求自己做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心就会越强烈,我们就会开始反抗,反抗这种“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们的人生,我们希望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即使这样会让我们走更多的弯路,吃更多的苦。
很喜欢蔡维泽那首《你妈没有告诉你的事》里的那一句歌词:
请为我担着
也先为我承认
希望那些不断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断不顾他们想法做出安排的父母,能够多听听自己孩子的声音,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想一想,替他们担着,也承认他们所做的事情。
不要再催了,增添那些无谓的压力。
不要再催了,每个人都在用力地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