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与朋友一起讨论过“是否可以惩罚孩子”的话题,朋友的观点是:必要的时候,必须要惩罚,因为他们还小,并不知道社会规则、行为规范,不惩罚他就不会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不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我当时的观点是:惩罚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我们可以采取别的方式来代替惩罚,比如说让其承受行为的自然后果(这个当然是对某些事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后续由于孩子的吵闹,就没有再继续,当然他依然坚持他的,我依然坚守我的。
对我来说,我认同不惩罚的方式,但却不能一直做到,会有崩溃无奈、冲动惩罚的时候。一方面是我知道的方法不全面,另一方面,我的底层操作系统让我不能一时更正自己的行为。希望通过本书让我更加强化自己这个观念,最重要的是刻意练习里面的方法。如果下一次,再跟朋友讨论这个问题,我会从哪些角度阐述自己,并给出好的建议呢?
首先,教育专家以及心理学家都表明,惩罚并不起作用,或许看起来一时有效,但不代表行为不会再次发生。
惩罚会将孩子的精力分散到如何对付家长上面,正如《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惩罚会导致孩子产生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这样反而会错失孩子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那么代替惩罚的方法有哪些呢?
1、请孩子帮忙。
比如做家务时,孩子却一直在捣乱,这个时候你可以让孩子帮忙收拾屋子。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孩子乱跑乱跳,你可以说“我不喜欢你在超市这样,会干扰别人购物,而且我也会担心你会受伤。”
3、表明你的期望。
例如,孩子把水洒在了地上,你可以直接说“水洒在了地上,我希望你能自己用墩布把他们清理了。”
4、提供选择。
比如孩子在超市乱跑,你还可以跟孩子说“停下,给你个选择,要么好好走路,要么坐在购物车里,你来决定。”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例如,孩子把牛奶洒在了妈妈的衣服上,告诉孩子用纸帮妈妈擦掉。
6、采取行动。
比如,你采取上述方法之后,孩子仍然在超市乱跑,你可以直接把他放在购物车里。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由于孩子上次在超市乱跑乱跳,第二次再去超市,你可以坚决拒绝带他,告诉他是因为他上次在超市乱跑乱跳。
如果问题一再出现,并且情况较复杂,就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技巧来解决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五个步骤,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第二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以上方法其实都不难,最难的是我们能转变自己的态度,然后要有真正想要改变的决心,最后再去反复演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