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那天,教委安排我校五年级的老师去外校监考——是一场关于全镇所有公办小学五年级的摸底考试。
提起测试,我就会莫名的紧张。孩子的基础那么差,能行吗?差生又那么多,考砸了,可咋整?校长那期望的眼神,我怎忍心伤他啊?
越想越害怕,心中不禁生了几分恐惧。全镇所有五年级的老师都聚在了会议室,大家在等待被宣布去哪个学校监考。我觉得自己似乎不配坐在那儿,双腿有些抖动了,它们也觉得我有些难为情了呢。
想起我教学的这半年,真的是压力山大。首次教高年级,路途的艰难可想而知。既来之,则安之。我告诫自己,努力好好教吧。
没有教学经验,不要怕,去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观察他们的备课笔记,对于一些精彩思路进行拍照整理;走进他们的课堂看授课流程,学会怎样让学生跟随教师思路展开思考;课余走进语文群,观察老师们开展的活动及布置有意义的作业;积极参加听课活动,听取专家点评;及时批改、点评学生作业;向老师学习怎样修改作文……
我努力让自己走起来,不停下;努力让同学们汲取新鲜知识;努力让他们爱读书,爱思考,爱语文。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可同学们的成绩并不理想。那些占班级四分之一的后进生的成绩,是我胸口的痛。
每次单元测试之后,我都会陷入焦虑之中。真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和别的学校去抗衡。
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中这样说到,自身认同与我们的缺点和局限有关,与我们的伤痛和恐惧有关。自身完整是说无论怎样,自己都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特点能够在朝着一定方向形成和再形成自己的生活模式时的内在联系中发现。通过选择自身完整,自己会变得更加完美,但是完整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瑕,承认自己原本是的那个整体,意味着变得更加真实了。
这本书还提到,自身认同和完整不是用来雕饰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的花岗石,而是一个处于复杂的、不断需求的、终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中的敏感领域。自身认同在于构成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自身完整协调,生机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气沉沉。
我觉得自己在自身完整、自身认同方面还有待提高。不应该受外界因素影响,能够尽力便好。心有余,学生力不足,岂是自己能左右的。在农村学校,家长们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够重视,这是孩子学习程度不好的一个原因。另外,孩子读书少,了解知识少,知识面窄,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能够引导他们愿意读书、爱学习,这已是非常让人激动的事情,也是让我欣喜不已的大转变。
寒假期间同学们乐于读书的氛围还在眼前晃动着。他们提前找来各种作文书、报纸、文学“巨著”,每日在群里争先恐后读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开学后的每个晨读,他们响亮的读书声依然在耳边回响。在我的引领下,他们爱上了读书,爱上了积累。第一篇作文《春天》,好多同学的文笔令我惊讶不已,那丰富的想象力让我看到了他们充满智慧的大脑、活跃的思维。每次学新课,他们“三步走”的读书法,让他们的阅读能力大大增强。其实他们在我的陪伴下努力前行着,一起开心地走,是欣慰,也是幸福!
转过身来寻求自己潜滋暗长的新生活,让自身认同和完整有新的发展机会——期望在每一次与学生的生命相逢时获得发展。
追求自身认同和完整的道路,我和孩子正在路上。虽然和他们仅仅相处了半年,但我甘心情愿在学习的道路上和孩子共生共长。未来可期,路在脚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