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参加了教学勇气读书会后,我重拾起《教学勇气》这本书,再次开始阅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第七章“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之第三节“志同道合的共同体”。
“共同体”这个名词对我们现在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学校和实验三小就是属于共同体学校。什么教育共同体,教学共同体,近段时间我们时不时会听到那么一耳朵。
作者在文中阐述了创建志同道合共同体的原因。她认为不分离的生活,尽管具有强烈的动机,但是在起初确实是很脆弱的。它需要不断地强化,因为我们是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生活,过一种被分离的生活是正常的,而过一种不分离的生活则是愚蠢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而与其他同路人联合起来,有助于他们理解追求自身完整才永远是正常的。
文中提到罗莎.帕克斯所引发的运动中,那些志同道合的共同体,在黑人教堂中找到了他们的精神家园。而志同道合的共同体的第二个功能是:帮助人们发展能够代表变革运动愿景的语言,并赋予其力量,使它能够在杂乱无章的公共领域中生存、繁荣。而教堂正扮演了志同道合的共同体的第三个角色,教堂为那些正体验不分离的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场所。
这就让我想到了近段时间,教育教学共同体轰轰烈烈的开展。教研教改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效果肯定是有的。但一枝独秀不是春,花开满园才是春。正如书中所说志同道合的共同体要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他们可能需要一些基本结构的支持,所以才有了兄弟学校,结伴同行这样的共同体教学。大家在相互扶持中,相互共享中,相互进步中。我们的教研教改才能有显著的变化。
同时,我又想起了青椒计划和互加团队,这两个团队不正是志同道合的共同体的第三个角色吗?这两个团队为我们乡村教师搭建了平台,让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进步,从而薪火相传,带动更多的人为我们的乡村教育增砖添瓦,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而丰富多彩的课程,又通过互加的cctalk,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每一节课都深受孩子们喜爱。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变革将会让我们的乡村教育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
记得最初进入青椒计划时 ,有一些老师的做法是不受自己领导同事待见的,一些领导同事甚至觉得网络教学就是瞎胡闹,这不正是分离的生活与不分离的生活的冲突的写照吗?好多老师已经习惯于墨守成规的课堂式教学,这种新出现的事物,一下子无法接受和消化。而在这个新的团队里,这些有远见的老师能接受这里新事物,能看到未来的变化,他们在这个团队里就能相互帮扶,携手并肩同行。因为他们都在致力于乡村教育的改革,都在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于是,这群志同道合的人就在这条奉献的路上愈行愈远,甚至在前行中还在不断的强化自己的理念,最终才有今天的巨大的改变。而如今,许多老师又用自己的成绩来说明,这种网络课堂,这种新生的事物,确确实实改变着乡村教育。
如今,已有许许多多的志同道合的领导老师在加入团队,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领导老师走进这个团队。我们这个团队会更更家壮大起来!
我们虽然来自全国各地,正如书中所说那样,远方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在本地多,但我们坚信,我们这个队伍会不断的庞大起来,我们每个人也并不孤独,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目标。带领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改革的愿景而努力,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因为,我们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会不断温暖彼此,会不断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我们会在不断肯定中坚定自己的步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