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的信徒往往在后世被人铭记,而现世的安稳却属于那些贴地行走的人。
——题记
工作一年而已,基于一年工作经验的“高论”不免轻浮;十九年的学园生涯全部结束,此刻调侃几句受教育经历,岂不是真知灼见?呵!
人活着可以有很多种姿态,这无关学校里还是社会中,以我之见,有些人了抱定了理念,试图用理念来赋予人生价值,调整人生轨迹;另一些人的理念便是趋利避害,大部分选择都是基于利益最大、风险最小的务实原则。如你所知,现在的中国多数人属于后者。
为理念而生的人,自有他/她的理念生活。
寻常的中国人姿态没有那么高,还是比较讲求做事的方法。那么,占据生命长度几近四分之一的学校生活就不得不慎之又慎了,在此历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的选择也许都将影响生活未来的走向。人生不是儿戏,大部分时间都是需要接地气说人话拜倒在人间烟火脚下的。既然说到学校生活,先把进度条拉到高考吧。
犹记得“知识改变命运”曾是一句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话,曾几何时,我等也奉之为圭臬,特别是高中时代仿佛觉得只有考上一个牛逼哄哄的好大学才能出人头地改变命运。这是无须质疑的,最近有个电影《少年班》颇值得一看,它主题曲中有句唱道“你我来自湖北、安徽、四川、贵州、云南的小镇乡村,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现在听来也是感慨万千,梦想当然不是中科大少年班以及北清复交的专属,只是仅仅在漫漫人生刚刚启程的高考,就要挫伤多少人!
不过,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的人恐怕历来不多,人生不如意八九,即便谈不上“命运就是颠沛流离,命运就是曲折离奇”,大部分少年的长成大抵都是面对一个又一个挫折然后吸取教训再度振作前行的过程。
高考,就是横在几乎所有中国学生面前的第一道真实意义上的坎。不知多少人预先给自己设计好的命运都因之全盘改变。
我算是比较有发言权,不说它如何改变了我原本的想象,至少我经历了两回。那是什么概念?试想,假如把项羽再一次送到乌江边上,结局会怎样?风萧萧兮,船夫你在哪里——结局是他终于可以再喊一次“非战之罪,天亡我!”。
第二次高考下午数学科目的考场,时钟指向两点三十七分,再指向三点二十九分,整整一百多分钟我硬是一个阿拉丁字母也没写出来……结果两回都不尽人意,大学也不待见,得了,“二战”后难免人困马乏,好歹算个重点,就暂且将就吧。(时至今日也难以想象,今天竟可以如此轻描淡写地回顾那段过往。)
这话当然不是一榔头敲死高考复读,且不说俞敏洪、马云把重要的事情做了三遍,当真发挥失误让你一考定终身,那滋味,换谁也不是特么容易接受吧。要是不服,人生百年,来日方长,老兄奉劝不要犹豫,咬牙再试试吧!别出卖了自己。
(另外,插一句,说什么读完四年本科再考研,考研其实是需要氛围的,一般人在一个正常的大学堕落几年后,怕是难有孤身奋战坚持到底然后考研成功东山再起的可能。何况,考完研你丫数数都几岁了?大学四年呢,还在像一个高中生一样埋头做题?大好青春献给一场又一场的考试?好家伙,打得一手好算盘!)
至于大学好坏到底对今后的工作有多少影响?
现在掂量,还是以我为例,延边大学四年收益和教训真可以三七开。首先民族大学,政策的过分倾斜,适得其反,大幅拉低了师资力量和学生素质;其次两万人的大学竟然坐落在小小县级市延吉(大学所在的城市很重要),偏安中朝边境,环境封闭观念僵化;再有,此地号称“塞外江南”,吃喝玩乐,文化凋敝学风萎靡……说句笑话,这等大学读得不扯我后腿就烧高香了,唉,人有失策马有失蹄。
是故,高考分数很重要,考完之后的选择更重要。一分之差可能与一所大学失之交臂,一念之差,那就可能让你之前的几百分都前功尽弃!
切切了解目标大学的背景,认真研究它们的底细,好大学不多了,但无论如何你也得睁大眼睛:综合类还是专业性,东部还是西部,大城市还是特大城市?最后别忘了你要选的那个专业才是陪伴你四年的全天候伴侣。
大学的经历,此处省略两万字,“男生游戏,女生韩剧”实在太寻常不过了。除此以外,提前规划好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失为明智之举。
就业一年了,重点大学的学历对我而言不过是应聘时敲门砖的区区一小角罢了,我至今认为“大学时间都浪费在了课堂上”,这块砖主要都是课余自己土法烧制的。
即便是个211,然而专业竟是“国际政治”也就生生把前者抵消作废了。所以如果单纯只是为了今后求职、营生,不用我说,你也会在最开始的时候务实地选择诸如理工科以及文科应用性较强的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之类专业。
当然,我选国际政治完全是个人喜好,并不在意之后的工作以及其它,那么大学四年自然趾高气扬舒舒坦坦。于此,只要承担选择的代价,自己应付毕业之后因为专业选择引发的择业问题即可。
如此,大学抑或学历重不重要呢?
说它不重要,便会认为无论处在什么学校什么环境,学问几许能力几何关键还是取决于个人努力与否;另一些人持反对意见,显而易见的,重点大学学生大多比一般学校学生优秀能干。
两者似乎都有道理。但要反驳也很容易,前者其实是偷换概念,在讨论学历之时个人因素应当是独立其外的,难道说学历高的人就不努力吗?后者是正确的废话,群体的普遍性并不能掩盖个体的特殊性,具体到某个人而言,不宜就其推而广之评褒贬群体,也不能用整个群体的名义评价他。
就我所在的公司所接触到的人群而言,蓝狮子创始人自不必说,吴晓波、秦朔是复旦新闻系的同班同学。我目前所在的蓝狮子企业研究院9个人,一年的营收在两千万上下,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据他说当年若不是估分报志愿,本可以考上武汉大学;副主编即武汉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创意总监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此公自谓高考超北大分数线30分);新招的编辑中也有个浙大哲学系研究生……
商务合作中接触到深圳某商会,其秘书长乃是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还有客户某家银行,该行有些团队长不过三十出头动辄托管几百亿资金,还有其余负责投行业务、跨境结算、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这些操纵天文数字的金融业能手也多为国内外名校高材生。
如此可见儿时父母耳提面命,好好学习,为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前途——这些基于他们几十年生活经验而来的苦口婆心直到今天也是金玉良言!似乎生在中国,想要与十几亿同胞竞争,目前为止每个人,尤其平民子弟舍教育(高学历)之外别无他路。
说到最后终于把理念说没了,到底是在哪里什么时候消失的?你晓得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