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老师对教育培训持排斥态度,认为专家学者讲的那些理论“太虚”“不切实际”,远不如同行的经验分享更有价值,那里面有许多的“招”。因为老师的这种态度,现在的出版社也多倾向于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让老师们学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
不能否认,不少专家学者其实是“东郭先生”。也有些教授很努力,却不知道自己是在沙滩上盖楼房。排除这些因素,理论真的没有用吗?
理论是什么?无非是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所谓“知道其然更知道其所以然”。为什么那么多同行只喜欢一招半式,之热衷于见到效果,却不在意自己其实处于“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状态?
先说远一点。大饥荒时期,人们最感兴趣的是怎样才能填饱肚子。馒头窝头没有了,地瓜土豆也没有了,野菜树叶也可以是美味,最后实在是没有东西吃了,观音土都往嘴里塞。那时候,没有几个人会对经济理论感兴趣,想办法找点吃的最重要。
电影《芙蓉镇》里,右派分子秦书田被抓,临走时对已经怀孕的“豆腐西施”胡玉音说:“活下去,像狗一样地活下去!”
为了活下去,就只能放弃尊严。尊严都顾不上,那还会想到什么理论。
如今,为了升学率,校长可以让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作弊,为了升学率,教育局可以把升学指标分解到各个学校,为了升学率,高中三年的课两年就可以上完,高三整整一年师生就是做题做题做题,考试考试考试,为了升学率,双休日没有了,寒暑假没有了,教师甚至连正常的家庭生活都没有了......
一线教师哪还会对教育理论感兴趣,要的就是“招”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对付一时是一时,急功近利成为最明智的选择,适者生存啊!于是,劣币驱逐良币,一些对教师怀有良好期待、心理想着学生未来的教师即使不被嘲讽,也自感窒息难耐。
可是,理论和规律终究是在起作用的。
大饥荒的出现,是权力错误导向的结果,其背后,却有理论依据。普通民众可以不去关心也可以不懂这些理论,却摆脱不了饿肚子的命运。这正是,你不管理论,理论去会管你,只是那时候,是管饿不管饱,而如今,不论是一夜暴富的彩民,还是终日惶惶的股民,或是痛不欲生的房奴们,抑或是富豪榜上那一串串光灿灿的名字,还有那些悄然离去远住他乡者,又何尝不是经济理论的受益人或受害者呢?而所有这一切,又都是规律在起着作用。
回说教育。一线教师可以不关心教育理论吗?事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可以,完全可以。已经不止一次听人笑言:某人的全国优秀班主任是打出来的。打谁?除了学生,还能打谁?!
只是忍不住要说,这样的教育能走多远?做这样的教师,是我们当初走上讲台时的理想吗?教育毕竟不是经济。我理解的经济,是要解决现实问题的,只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不能忘了“但存寸土地,留于子孙耕”、而教育,是着眼未来的,孩子的未来,社会的未来,当然,教育在为未来奠基时,也无妨师生享受当下的教育幸福。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的陈腐荒谬教义,如果还在为某些教育中人津津乐道,不免有些太无知。
着眼于未来的教育,不能只学几招。尤其是当今,教育正面临转型,教育价值观,教育伦理观都有待重新审视,学几招已经远远不够了。
年轻的同行,如果你喜欢这份职业,那就养成自觉追问“为什么” 的习惯把。当你知道学生为什么会出错,或许就容易找到纠错的方法了;当你知道家长为什么那么在乎孩子的分数,你就不会比家长更着急了,当你知道为什么有人要把你往沟里带,你就能拒绝诱惑,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了。
可能你每天工作很忙碌,那晚上或许就是你自己的时间了。晚上你要下班辅导,熬夜办公?那双休日现在基本有保障了。你在教高三,双休日也不得空?那寒暑假总有自己的时间吧?
其实,我就是想告诉你,如果你有太多的困惑和焦虑,那么找点时间,找点空闲,放下工作,静静思索:我在干嘛?我要去哪?
真的,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迷路,是因为我们在一开始就把方向搞错了。如果你把教育教学静静理解为控制学生,考出高分,那么你后面的麻烦会越来越多。如果你因此获得了很多的荣誉,甚至功成名就,你可想过那些被你伤害的学生?“一将功成万骨枯”。有多少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多少学生被教师打压的抬不起头来,有多少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下失去童贞,变得势利精明。
难道,你真的只是想要这样的方法吗?
网友评论
教育的本质是树人,树人就包含审美观的教育。是谁规定了学生头发长就不是学生了?
理论永远高悬,但教育主管却始终常伴教师左右。教师,只能在理论和现实情境中左冲右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