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代,买房买车成了一种流行,只要你还准备结婚,还有个工作,而且父母安在,你可能就会考虑要买房。但是,房子价格昂贵,大部分人无法一次性还清。所以房贷就在这种趋势下兴起了。部分青年人每个月都要还房贷,生活很拮据。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呢?
我问一个同事:“你以后要买房吗?”
“要,必须的。”他的手指敲着键盘,喃喃地说。
“为什么呢?现在不是可以租房吗?有好多新婚夫妇选择租房的,这样子经济压力小了很多。”我提出疑问。
他转头看了我一眼,又转回去面对电脑,手指不再敲击键盘,“嗯,我觉得那不是我的。”
“哈?”
“我是说,我觉得如果是租的,感觉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他的手指玩弄着鼠标,他把它拿起来,用空洞的眼神笼罩着它。
“什么意思?我不懂。”我确实有疑问,什么归属感和安全感,一个男人需要考虑这些东西?奇怪,真奇怪,归属感!我的天啊。
“唉,反正我觉得不是我的,就不行,”他挥了挥拿鼠标的手,“而且要结婚了,没有自己的房子,我感觉就不行。”那只手停在空中。
我皱了皱眉,很显然我对他的回答不满意。
“而且,自己的房子有一个好处,”他把鼠标放回桌上,转头看着我,“那就是,不会被房东赶出去。”
“赶出去?为什么会赶出去?”我感觉眉部的压力大了一点。
“哎呀!”他挥动另外一只手,“如果房东突然想把房子卖出去呢?”
“哦,是这样。”我理解了
“如果是自己的房子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他最后补充了这一句。
短暂的聊天宣告结束,我的大脑却活跃起来。不会被房东赶出来,这句话围绕着我,这就是一定要买房的原因吗?我摇摇头,打心里不认同这个借口,一个理所应当的借口。就算真的被赶出来,再找一间房子租就好啦。
我去问了其他人,得到了一些“答案”:
“我感觉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会比较温馨。”
“自己的房子可以任由我来装修。”
“我的父母要求的。”等等。
看起来,这些回答都没有问题,而且合乎常情。
让自己来承担巨大的房贷压力,就为了住的温馨?为了装修?竟然还有人听父母的!究竟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恐惧!是的,就是恐惧。我们由上一代培养的孩子,骨子里被灌输了一种意念:只要买了房子,就算自己再倒霉,起码还有一个归属地,起码还有一个住的地方。
这就是大部分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只是有些人还没意识到,它被藏在潜意思里面,时不时影响着你的各种决定。就像一双无形的手,通过潜意思制作的绳索,操控着我们,让买房行为形成流行,让大家依随从众心理的作祟,加入流行的行列。宛如傀儡一般。
昂贵的房贷会不仅让你生活拮据,还会让你失去很多机会:梦想的追逐、创业、换岗位等。
当身上压着房贷,你不敢换工作,怕一时间找不到工作,无法偿还这段时间的房贷;
你不敢去追逐梦想,没有经济支撑,梦想可能会失败,你不敢冒险。
你不敢创业,怕失败后,压力更大。
你只能乖乖的呆在原来的岗位上,顶着压力工作。
卖梦想的房奴,为了安定,为了稳定,用自己的梦想去支付,换来平平淡淡的一生,你愿意做这种人吗?
其实,这种人没什么不好,安定也是一种生活。
但是这种生活适合那种没有梦想,没有奋斗,对生活没有期望,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的人。
你是这种人吗?如果是,那就赶紧买房吧。
如果不是,你有梦想,你想奋斗,你对未来充满期待,那么我劝你,挣脱潜意识的控制,把资金用在对的地方。要知道巴菲特和苏珊当时结婚的时候,没有买房子,而是租房子,把买房子的钱用来投资,当时租的房子,天花板上老是有老鼠在开派对。后来,巴菲特成为了世界首富。如果当时把钱拿来买房子,估计现在世界首富历史册上将没有巴菲特这个名字,他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回到这个起点。
愿大家都知道,并且做对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