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海宁一位母亲向警方和潮乡救援队下跪的视频截图引起了关注。5月12日傍晚6点半,15岁的初中生小天还没到家,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说早就放学了。意识到小天不见了,老师和妈妈马上向派出所求助。在民警和潮乡救援队的帮助下,当天夜里十一点,救援队队员在一个地洞里找到了小天。失联近六个小时后,见到儿子的刹那,小天妈激动地跪了下来。
原来,小天用自己的零花钱悄悄买了部手机并带到学校,被老师发现后告诉了家长。因为怕被妈妈凶,放学后小天没敢回家,一直躲在洞里。
因为一部手机而怕得不敢回家,小天妈说,是由于自己经常打骂儿子。父母的焦虑愤怒,看起来是孩子的言行引起的,其实是父母被内心的恐惧驱使,脑海中产生“我的孩子太失败了”、“我不够好,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之类的想法导致。探究这些恐惧,才能摆脱高度保护和易受刺激的状态。
《父母的觉醒》作者、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推出全新力作《家庭的觉醒》,融汇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哲学,深入分析了现代父母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将高分、拔尖和融入“好”的圈子,最终拥有高薪工作当成培养孩子的重要目标,在这些期望可能落空的恐惧心理支配下,把控制、批评和纠正当成主要教育方式,造成了对孩子的伤害和亲子关系的隔阂。并提供了实用的引导:通过觉察潜意识中的消极情绪模式,超越为人父母的恐惧和幻想,进入更平静、更有同情心和智慧的状态,培养内心强大而丰盈的孩子。
作者沙法丽·萨巴瑞,出生于印度,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早年受东方正念思想的影响,后又将其同西方心理学理论加以融合,形成了有关正念生活与觉醒教育的理念。
一、9种恐惧,批评责罚教育方式的根源
1、不被爱的恐惧
童年时对于被爱、被欣赏、被肯定的渴望得不到满足,成年后要么想方设法追逐它,要么就封闭自己的内心,在表面的爱意之外,拒绝一切更深的爱。
缺爱带来的恐惧会让家长过分讨好孩子,想以物质来买他们的爱;很难给孩子立规矩;将孩子的自然反抗视为拒人于千里之外;觉得孩子什么都做不好;很容易对孩子动怒。
2、对冲突的恐惧
由于家族情绪模式的影响,每当冲突发生时,许多人体验到的都是羞愧、受到惩罚,甚至被遗弃,为免于这些情感的痛苦,便不惜代价来避免冲突。对冲突的恐惧会让家长无法坚持对孩子说不;急于解救陷于困难或与同伴矛盾中的孩子;放任孩子使唤你,到头来又对他心怀怨恨;害怕孩子的激烈情绪,为使他们与痛苦绝缘,对孩子的生活百般控制。
3、投入的恐惧
在父母吝于表达爱和认同的家庭长大,成年后出于自我保护无法全身心投入。害怕投入感情会让家长很难用孩子的心态来跟他们玩耍,把集中精神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自然要求看作是一种胁迫。
4、独立自主的恐惧
这样的父母成长于必须服从和听话的家庭,同样缺乏边界感,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把他们的不同观点视为背叛,过分依附于孩子。
5、对于不幸福恐惧
尽管明白生命历程必然会有高低起落,却对不幸福的人生有巨大忧虑,这样的家长会全力避免不快乐的事情,看到一点儿不愉快的苗头就想要转移或回避,而非面对和处理。会嘲讽孩子的敏感脆弱,无法用同理心对待他们。
6、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
许多人都在比较中长大,被比下去的时候,长辈让我们更难过,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也同样认为孩子必须在某些方面优于他人,仅仅做自己是远远不够的。
7、失去控制权的恐惧
认为好家长必须控制一切,完美主义,把孩子做的每件事都当成自己的事,不给他们犯错并从中学习的机会。
8、对平凡的恐惧
以特殊和非凡的才华来定义自己的价值,否则就觉得自己失败,没有安全感。不断强调赢才是最重要的。
9、对短缺的恐惧
对短缺的恐惧凌驾于所有恐惧之上,对成功、财富和幸福的定义越来越狭窄,于是孩子的分数、发胖、丢三拉四无一不触发家长对短缺的恐惧,而让他们陷于惶恐。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是面镜子,让父母看到自己需要成长和成熟的地方,就会将孩子当成独立个体,平等尊重地对待他们,平静而充满智慧地陪伴他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全新的教养技巧
1、从期望到投入
对孩子的期望,使我们把他们的行为分为“好”的和“坏”的,对“坏”的行为急于实施某种惩罚,而不去了解其背后的原因,思考和启发孩子从中学到什么。
学了几年围棋的小健,第一次参加升段比赛心情起伏很大。刚开始他很紧张,输了第一局,他眼泪汪汪地对爸爸说,“我不想再下了。”
爸爸鼓励他不要介意输赢,重要的是跟小伙伴切蹉棋艺。小健回到了赛场上,第二局小胜,他松了一口气,很开心。第三局他输得有点可惜,很沮丧,爸爸安慰他,能够战胜自己的紧张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已经很棒。接下来是否继续,由他决定,升不升段没关系。
小健想了想,决定坚持到最后,尽管七局四胜,未能升段,爸爸说,能快速调整状态,完成七局比赛,就已经很成功。
相信过程比结果重要,才能让孩子从关注结果的压力中释放出来,放松专注地在体验中感受和学习。挫败也不再可怕,不过是了解自己不足并总结和提升的机会。
2、从评判到共情
每一个行为的都由内心的感受驱使,只有设身处地地与孩子沟通,接纳他们的感受,聆听和重视他们的意愿,才能不把分歧变成争战。
家有琴童的父母们,每天督促孩子练琴的时段常常会演变成亲子冲突的战场。诉说自己为此付出了多少财力精力和时间,指责孩子不珍惜爸爸妈妈从小渴望却得不到的机会,批评孩子不认真不按老师要求……如果亲自试试跟孩子同样上两个月乐器课,每天坚持20分钟练习,体会其中的不易,再看到孩子练琴拖拉,是否多些理解?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不想上学、用零花钱悄悄买手机,不要急于批评和打骂,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或画画表达出来,并分享你童年时类似的感受,告诉他们,想多玩一会儿再写作业,因老师的批评和暂时的落后想逃离学校,看到同伴们都有手机,希望自己和大家一样,这些感受都很正常、自然,帮助孩子探索和面对他的内心世界,然后商讨出解决方案。
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新的挑战层出不穷,不再仅仅以未来和结果为导向,把目光转向自己,才能跳出恐惧驱使的反应模式。正如书中这首名为《天赐》的诗中所写。
天赐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与你对着干,
从而你可以学习如何放手;
他不听话,
从而你可以学会聆听;
他有拖延症,
从而你可以学会欣赏静止时的美;
他老忘事,
从而你可以学习摆脱对于事物的依恋;
他过度敏感,
从而你可以学会理智;
他总是心不在焉,
从而你可以学会专注;
他敢于反抗
从而你可以学会打破常规思维;
他感到害怕,
从而你可以学会相信宇宙的力量。
希望 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使你学会,
这一切不是关于孩子,
而是关于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