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最初拖着一个笨重的行李箱,只身踏上这个城市,到如今拖家带口,安身立命,回顾住过的地方,竟换过七八次。租房,对于北漂来说,也几乎是难以避免的。梳理这几年来住过的地方,每一处都是历练,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小时光。
1.
第一次住的是一间不到六平米的蜗居。之前通过在其他城市面试认识的朋友,联系上了她的一位即将在北京这家公司入职的校友,他也在北京找房,短信里委托他帮我也看一看。
下火车后一路辗转,约在一家吵嚷的超市门口,正对着天桥,两边都是小摊小贩,夜晚格外热闹。过天桥,穿过水果铺、麻辣烫、臭豆腐、衣服凉鞋的短巷,来到一栋高楼里,就是我即将住的地方。
出了电梯后七拐八拐,穿过窄小的过道,路过几个房门,来到一扇小门前,里面放了一张一米宽的单人床,床头横放着一个能放下一台台式机宽的小桌子。这好像就是房间的长和宽了。房间里还有个小凳子。应该还有台电扇吧,否则无法想象正值盛夏,没有窗户是怎么度过的。公用洗手间也很小,要出门转两三次,有台洗衣机,不知多少人混用。
对当时怎么解决洗澡问题的已没有概念了,更没有厨房的印象。下班会在楼下买点吃的。每天都会去超市避暑,房间基本没有隔音,听见的声音比见到的人面要多。
这是那位同事留下的房间,他住了两三晚,当天搬到超市后面的高楼里,仍是同一个房东阿姨,她在天桥两边有很多出租房。一个多星期后,我也是通过她搬后面的另外一栋楼里。
2.
第二个楼要老旧一点,16层,电梯会在降到一层时无法正常开门,按二层然后从楼梯走下去。人总是很多,每次都遇到高峰。
打开房门,左手边是洗手间,灯光昏黄,实际上到处都不光亮。洗手间并排的是一个上锁的门,后来才发现那是个厨房改造的房间,里面仅能放下一张床。右边是一南一北两个房间,北边是暗厅隔间,上方有一扇小小的向着过道的窗。穿过过道往里走,是间带阳台的主卧。房东把我带到那个靠北的房间,就是我的住处了。
里面有一张1米2或1米5的床,一张老式写字桌,一台大屁股的电视,一把椅子,床边一个简易的衣柜,电扇。
下班回来可以看电视看书,那会还没连网。我上下班都早,回来后先洗漱,然后就在房间里做自己的事。整个房子很安静,室友几乎无交集。
后来才慢慢了解到对面住着一个沉默秀气的男生,通常回来比较晚,有次我忘带钥匙,他从窗户爬进去给我开的门,也让我意识到住这里一点也不安全。主卧是个大眼睛长直发女孩和男票,都是附近高校的学生,女孩在准备出国,男孩留京,我们相继搬离。女孩还送给我一块用来铺桌子的布。
没有自然光,早上要到电梯间才能得知外面晴天阴天,是否下雨需要带伞。同事的房租只多一两百,带露台能做饭,也一直在让房东给调出一间至少有明窗的房间。房东在附近有多处出租房,分散在好几栋楼里。几经交涉,她带我看了一间非隔断,小区也安静整洁许多,说好了周末搬。
搬家的前两天晚上,期待满满的我,被房东儿子告知没房了,已怀有美好生活各种想象的我,也是年轻气盛,当时就火冒三丈,和房东儿子大吵一架,之后决定另找房子,尽快搬出。
3.
接下来住的小区有个很田园文艺的名字,让人想起周杰伦的稻香。这是个无厅的塔楼高层三居。一进门右边是厨房,左边是洗手间和过道,正对着的卧室住着三个男生。经过过道往里走,是门互相挨着的两个房间。主卧大概有20平,住着一对情侣。另外一间北,有一个超出房间长度的阳台,门边是个凹进去刚好放下一张的床的空间。除了床之外的空间是一个正规的长方形,放着旧的无门木衣柜,笨重宽大的写字桌。
这是我未来住了将近三年的地方。
在网上联系的二房东,看房后交了押金,没签合同就定了周末搬,只住一人,房租讲下去一百。厨房可做饭,洗澡间正常。
当时还挺满足。这时才感觉住的问题解决了,至少可以长住了。心理上把落脚处当成了家。
那会刚到一座陌生而又热气腾腾的城市,对她残酷严厉的一面还没有特别的认识,只要把物质的欲望控制在收入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就不太有压力,满城穿梭、体验、感悟和成长,在深夜回到家里,卸下疲惫,放松自我;或者下班后,躲在小屋里看书观影,唱歌自嗨。偶尔也会带同事朋友来家里玩,吃喝聊天,还挺开心。
和室友们也是和平相处。左边三个男生,一个出差很少回来,一个晚上去学校自习,一个后来离京回了南方。他们整租的房,又说是亲戚的,我也没细问(还真是心大)。主卧陆续换了三对情侣。第一对没多久就走了,基本没有印象;第二对是一双百度人,我出门时他们还没起,他们回来时我已洗漱完毕回房。周末他们会出来洗衣服,基本不用厨房。很快就买房装修好搬走了,后知后觉感叹一句码农真有钱啊。第三对女生是护士,休息日回自己家。男生后来才搬进来,自由职业,在东北老家有生意。他们很和气,偶尔会一起聊天,但因我比较木讷,又有点伪文艺,大家话不太投机,也基本是相安无事的状态。
离公司两三站,有时骑自行车或步行,房租也算合理。虽然后来也很讨厌卫生间的热水器要放很久才热,公共区域脏乱,大体上还能忍受。主要是加上阳台足够我住,房间装饰装饰也很合心意,一直住着。
要搬家是因为原房东要涨价,二房东出乎意料不厚道,房子快到期了也不说续不续租,房租上涨多少,感觉都很犹豫很坑。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走之前二房东突然变脸,一言不合大吵一架,实际损失一个月租金,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是将近三年租房历程的一个败笔。
4.
这中间是搬到了男票宿舍楼一储物间改造出来的小房间里,因不是单位员工,出入都尽量低调,住的有些隐忍,但因朝南,冬暖夏凉,不用付房租,水电免费还无限量热水,已经不能再满足了。住了一年,员工宿舍楼要收回改造为办公楼,这种福利就不再有了。
之后结束了合租生活,离公司稍远一点的地方租了个单边走廊筒子楼的一居。不需要再和别人共享厨房和卫生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个像模像样的家了。厨艺也是这时开始长进的。仍是自主找的房源,无中介费。也是这时,才第一次和房东签了合同,一笔交了半年房租,换来的是心安理得住下来。
是一片老小区,房层矮,生活气息浓厚,出门有便利店和小饭店,步行可以到达大型超市和商场。房东也比较直爽靠谱,偶尔还会回来小区里吃烤串。一年后涨了房租,又住了半年我们因为搬新房离开了那里。
住在那里的一个问题是离我和男票上班的地方交通不方便,都是比较拥堵的公交路段,需要换乘,不过这城市交通一直是越来越拥堵的。
但我时常想起住在那边时夏天的落雨声。雨季的周末,坐在书桌前,看书喝茶听雨。小区里很安静,绿化也好,房前有一个小公园。因为是单边带走廊的筒子楼,三伏天时打开房门就很凉快。冬天则是南面卧室十分暖和,朝北的小厨房阴冷。男票穿着单衣,哆嗦着从厨房跑到卧室,说在家里一条道就能经历一年四季的温度。
5.
之后短暂合租过半年的三居室,因为周末回家,只是工作日避免通勤而休息的地方,基本不太有参考意义了。倒也因为是二房东没有正式签合同而经历了退租时的互相扯皮,且找好了下一任租户才算没损失钱财。
再后来是从家里搬出来,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这一次的坑是仓促之中遇到了代理。清空了所有旧家具,自己重新填充。装修仍是旧的,厨房和卫生间都很简陋,房门也很单薄,但房租都在涨,这已是能够承受范围内还算不错的房子。上班步行七八分钟,享受靠近大学的便利,综合起来都还能接受。
以上就是这几年的辗转住处了。每一次都告诉自己,住的地方,更多的是自己怎么去对待。每一次入住,也都会打扫整洁干净。通过软装布置温馨,贴壁纸、铺桌布、填绿植,适当买点小家具,善用收纳和灯光,家里会逐渐变得有情调和居住感。也会时不时的变换家里的格局,追求一点新意。这方面已逐渐变成一个小能手。
租好房本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但最为限制的,直白一点就是金钱。在利益驱使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不太友好的人和事。会挑战自己形象地和二房东撕,然后为自己的不得已而感到羞愧;会因为遇到代理而害怕被恶意报复,然后为个人的渺小而难过。会碰到出尔反尔,没有契约精神的人,最后也只能认栽,转头另寻解决办法。但想开了,大家都是首先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在这之中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世界就安宁了。
面对租房住的态度也在改变着。最初是寻得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要求很低;接着是为一份能够有个人隐私的住所;之后也有过渴望再也不租房的心态,现在又重新成为租房一族,却觉得在最终住到自己家里之前,租房也有许多有点。可以节省通勤时间,允许有试错的选择,调高预算的话可以租上装修好点的房子,让自己跟更舒适。
在能够支付起的房租里,找到尽量符合心意的房子,作为一个身体的安放之处,并且最大化地让她成为一个温馨舒适的地方,大概就可以了。
而想到自己青春年少的时光里,经历的哭和笑,都是在流转的出租房里总结和反思,收集和珍藏,见证了初到北京这几年的起起伏伏,也是独特的人生写照。
希望每一个漂泊的异乡人,深夜都能找得到一片柔和的灯光;希望每一个孤独的灵魂,伸手都能够得到星辰大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