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谋士出使齐国,最后却惨死齐国,原因是什么?| 《资治通鉴》日读
【专栏介绍】
与你一起,每天阅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这是第 123 篇。
【发生时间】
公元前二零四年
【相关人物】
郦食其(音:离异基),刘邦谋士
【故事大概】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楚汉之争的后半阶段了,双方都在抓紧时间占据更多的土地,发展更多的兵力。
当时,项羽带领大军进攻魏国,打败了彭越,收复了大量的土地。刘邦一看,项羽这军事效率,实在是太高了。再看了看自己,好像有点打不过,于是便心生退意,不想进攻成皋了,撤退到成皋以东,在巩县屯兵。
这个时候,郦食其出现了,他安慰劝说刘邦,不要丧气,不要丧气,不要丧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呢?按照郦食其的分析,项羽目前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存储着大量粮食的敖仓。敖仓位于荥阳城中,但是项羽并没有重视这个要害之处,只是安排了小部分兵力守卫,自己却带领大军向东进攻彭越,这是天助我也。
郦食其认为,刘邦要马上进攻荥阳,占据敖仓,扼守成皋,接着还要堵塞太行山道,断绝飞狐口,在白马口屯兵防守。在整个大的布局上面,做到丝丝合缝,牢不可破。
太行山道,位于河南省沁阳县西北。飞狐口,位于河北省涞源县以及蔚县之间。这两个都是太行山八大陉口,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飞狐口位置离得非常远,在当时占据飞狐口并不现实,这一点要明确。白马渡口,则在河南省滑县。
郦食其的看法,是占据这些地形之后,向其他的诸侯国展示刘邦是有实力的,而不是每次都会被项羽打跑。
郦食其又分析,现在汉军已经平定了燕国、赵国,就剩下齐国了。齐国这个地方,地理位置也很好,东边是海,西边是泰山,南边又有济水,南边靠近楚国。而且,齐国人是比较狡诈的,使用军事手段进攻,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方式。郦食其认为,可以通过游说齐王,分析现在整体的形势,让他投降。
刘邦同意了,便让郦食其动身前往齐国,游说齐王。
两人谈得非常好,齐王也认为天下大势已经定下来了,自己也不再抱有争霸天下的想法,便同意了向刘邦投降,拥护刘邦。于是,齐王便让人解除军事防备,大家饮酒庆祝。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危机也即将到来。
这个时候,韩信带领大军向东进发,听说郦食其已经将齐国游说下来了,便想要停止进攻齐国。韩信的谋臣蒯通不同意,他极力劝说韩信进攻齐国,认为将士不能够随意更变君主的号令。如果郦食其真的通过游说手段拿下齐国,那么一直在外打仗的韩信,岂不是不如一个只会说话的谋士?
韩信想了下,好像也有道理,于是便出军齐国。
正在饮酒作乐的齐王,瞬间傻了眼。看了看身边的郦食其,不禁怒火中烧,你们这群人,原来是通过这样的阴谋诡计来陷害我,我可真是瞎了眼才相信你。怒火中烧的齐王,让人把郦食其给烹死了。
接着,带领军队向楚国逃亡。
【推古验今】
郦食其到死都没有想到,胜利就在眼前了,韩信为什么要突然进攻,为什么要害死自己。这一切,都是源于朝堂上的政治斗争。
文官与武官之间的功劳,自古至今一直在争。文官认为,打仗只是一个手段,除了打仗还可以通过政治手段去瓦解对方。而武官则认为,你文官懂什么,我们依靠的是战场上的厮杀,我们的功劳都是来自血汗。于是,谁也不服谁,暗地里都在较劲。
蔺相如与廉颇之间就是如此。萧何、张良与韩信、曹参、樊哙之间也是如此。也正是因为如此,君主才要从大局上去权衡两边的势力,让他们能够控制在自己手里。
对应到公司上面也是如此。例如有些公司,是有业务员与内勤之分的。业务员认为,我们在外面吹风淋雨,辛辛苦苦。凭什么你们内勤,就只要在办公室打打字就够了。而且大家的工资还差不多高。内勤则认为,如果不是我们在后方做好保障工作,你们的业务能够进展得如此顺利吗?而这个时候,就需要考验领导的平衡能力。
只有平衡之后,大家才能够站在公司高度去看待整个局面去平衡利弊,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触类旁通】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