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老先生说自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经历了十多年的官宦生涯,最终还是因为自我性情的缘故,弃了官职,归隐田园。归隐时,物质生活着实有些拮据,朋友纷纷慷慨资助,还劝其出来做官,但还是被陶老先生一一回绝。
老爷子除了喝酒写诗,自然也得种些粮食蔬菜。于是开始了“种豆南山下”的农耕生活。一个握笔的文人,忽然就种地了,结果呢?“草木豆苗稀”,每次看到这句话,我忍不住大笑,想象一个老人家,播了一地的豆子,一天一天盼着发芽,结果草木飞长,豆苗掩隐期间,若有若无。心里满想着种出点东西,换钱或买酒,或贴补家用,可不曾想到满腔热情换来残酷的现实,当时这位可爱的老爷子会有什么表情,心里又会怎么想,我着实好奇。真想跟这位老爷子好好聊聊。
老人家深知这样下去,没酒喝了,连诗也没心情作了,于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披星戴月地劳作,身体力行地实践。手上不知磨出了多少血泡老茧,肉体上又累又苦,但有星月作伴,性情上却无比满足。我想,老爷子肯定是笑着劳作的。至于后来的结果,有什么重要呢?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草木飞长,枝叶当道,上面沾满了傍晚的露水,这条路着实不好走。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东西了,这似乎恼到了先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无妨无妨,衣服湿了怎样,身体劳累了又怎样,从心所欲,处处自然。
月明星稀时,只见一个老人家,带着草帽,扛着荷锄,口里诵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悠哉回家了,身后是稀稀疏疏的豆苗……
足见陶老爷子看重的可不是物质上的丰盈,而是性情上的愉悦。如果来到现代,会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他的行为,而有多少人反对他的做法呢?
如今有太多人有钱任性,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像陶老爷子有性情而“任性”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