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众生,谁主沉浮,茫茫苦海。何处是岸?
我们隔壁今年搬进一位小学老师,他大学毕业刚刚一年,工资待遇还可以,但他却焦虑不安,说买不起房子,父母没钱凑首付,女朋友闹分手……
有个朋友,开了两间公司,天天都马不停蹄,他说目标不高只想衣食无忧就好了。可他分明已在广州和上海都置有房产了。(很多人都这样,一边喊着没钱,一边又拼命去买房子。他们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情何以堪啊)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钱不够呢?现在无论打开哪个平台,总能看到谈论贫穷的文章,或焦虑或抑郁或无奈:“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贫穷限制了我的格局和眼界”“贫穷限制了我的一切生活”...大家都渴望草根逆袭,渴望多赚钱,赚快钱!就连人家贪官家里藏着几千万元现金还是嫌钱少。那么,到底要有多少钱才算脱贫?在这个时代,特别是在发达的城市里,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的贫穷?
忽然想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类,依次由低到高排列。

该理论自从问世,便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行业、销售行业、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方方面面。但我们今天且不讲别的,先来说说这个理论对我们个人的作用。你信不信?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找到自己的坐标,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虽然也有人对他这个分层理论不认同说,人的需求跟本没什么层次之分。我的感觉是马斯洛已经很伟大了,他倡导的人本主义引领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在大家提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潜能的挖掘等等都与他的理论有关。也许那些对马斯洛层次论有异义的人没有读懂看透他,也许是站的角度不同。
马斯洛本人对其层次理论解析:五种需求虽按层次递升,但这样次序 不是完全固定的,是可以变化的。各层次需要是相互依赖和重叠的。他还说这五种需求层次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级需要,是最基础的需要。
举例说明,对于生活极其贫困的人或者小孩来说,如果满足其基本生理需求:吃饱睡足穿好玩好就好了吗?不, 事实是他们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他们也需要被肯定被承认、被鼓励、被表扬、被支持和安慰……如果在这些精神方面没得到,他也许永远缺乏安全感满足感,一辈子都要追名逐利,永不停止、欲壑难平。
非常抱歉,时间有限,今天先写到这里。明天继续,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