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巢湖文海
海洋贸易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埑——“闭关锁国”政策

海洋贸易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埑——“闭关锁国”政策

作者: 樾檬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20:35 被阅读0次

从明永乐年间到明宣德年间共28年,在这28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他的船队到达过亚洲和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的甚至到达非洲的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时至今日,人们对郑和下西洋一事仍不乏赞美之词。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打通了航路沟通了沿海各国,可以说为中国发展海洋贸易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条件。

然而,那时的中国却始终无法发展成为海洋贸易大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在此小编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寻找建文帝


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明史》

这是记载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第一个目的:寻找建文帝。

这是一直困扰朱棣的一个问题,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死是活?其实是死是活都行,但是需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要不然朱棣这皇帝当的就不踏实,万一哪天有人自称朱允炆号召之下有人跟随起兵就麻烦了。

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明朝威德


洪惟我朝太宗文皇帝、宣宗章皇帝,咸命太监郑和率领豪俊,跨越海外,与诸番货……盖声名施及蛮貊,使普天之下,含灵蠢动悉沾德化,莫不知有其君而尊亲焉。——马敬则《瀛涯胜览序》

这里所记载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第二个目的:宣扬明朝威德。


至于海外贸易只是顺带做的事情罢了,而且在贸易过程中郑和带回来的也大部分是香料和奇珍异宝,这些东西最终都是要献给皇室的。而且,明朝为了宣扬威德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是很大的。

所以,郑和下西洋虽然打通了海上貿易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朝的海上贸易,但也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到最后明朝不得不停下此项“贸易”。

三、“闭关锁国”政策


在明朝有海禁,在清朝有闭关锁国,这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其实不论是明朝的海禁,还是清朝的闭关锁国,对海上贸易来说就像一道天埑无法逾越。

在此自闭的政策下,海外贸易自然无法发展,更别说发展成为海洋貿易大国了。

相关文章

  • 海洋贸易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埑——“闭关锁国”政策

    从明永乐年间到明宣德年间共28年,在这28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他的船队到达过亚洲和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的甚至...

  • 【听书笔记】古代哪个行业最赚钱?

    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清朝的广州十三行,因为当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授予广州十三行做对外贸易,所以它经营的是垄断性...

  • 笔记|国际贸易(四)

    四、国际贸易政策 如果一国奉行的是自由贸易,是不需要搞任何贸易政策的。所谓的“国际贸易政策” 即阻碍自由贸易,是贸...

  • 在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已经出现了大洋链Oeanc?

    现如今,海洋贸易已经成为世界贸易最重要的一环,大宗商品90%都是通过海洋贸易来完成的。由此可见,海洋贸易已经成为世...

  • 无法逾越

    28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雨 不同的行进轨迹 如同春风对秋叶 夏日骄阳对冬日冰雪 隔着两个季节 遥遥相望 一...

  • 无法逾越

    世界就是人心 权力就是铜墙铁壁 若非妖魔鬼怪,你永远无法逾越

  • 无法逾越

    世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这是那位神人说的我不记得了。现在我就是无法逾越自己的心。 ...

  • 旁观

    《旁观》 笔/木西 你在尘世之中行走, 我在尘世的边缘流浪。 我们之间隔着 无法逾越的海洋, 和那无法跨越的 高山...

  • 英国人先后觐见乾隆帝、嘉庆帝,为何都吃了闭门羹?

    本文首发于悦史君的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清朝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只通过广州十三行,种种...

  • 世上没有自由的国际贸易

    今天的贸易和自给自足、闭关锁国的年代相比要自由很多,但离开真正的自由贸易,尤其是自由的国际贸易还有着较远的距离。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洋贸易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埑——“闭关锁国”政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fo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