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聚在一起最关心,议论最多的话题总是说怎么教育孩子,其实只要用一份平常的心,一份无边的爱,一份再忙也要陪伴孩子的成长,就是最好的教育。同时,多给孩子鼓励,教育孩子珍惜,身体力行做表率,对孩子的鼓励,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孩子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这才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
然而,对许多家长来说,在教育孩子渐渐成长过程中,喜欢表扬孩子。但表扬多了可能会促使孩子虚荣心膨胀,导致孩子对待事物过份看重结果。那么,“表扬”和“鼓励”到底是不是一样的,估计多数家长都会以为,二者都是激励孩子积极向上。我的看法是,“表扬”与“鼓励”的结果有着不一样的教育效果。区分好二者的作用非常关健。
通常来说,鼓励是基于孩子自己的感受,是家长对孩子所做努力给予的肯定,鼓励往往也是很具体的,是事实。比如说,“你画了一个小时的画,很不错”“你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进步大多了”。
表扬则很抽象,往往是针对结果而非过程,比如说“你穿这件衣服很好看”“你真聪明”。有时候表扬更是大人的感受,而不是从孩子角度看,像“你是我的骄傲”“你长的多么漂亮”等。
许多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脱口而出,不经过分析、思考,他们认为是鼓励其实是表扬。鼓励和表扬区分很简单,如果我们以一个孩子的考试成绩为例,鼓励就是针对他考试过程和态度的,像“妈妈看到你这个学期的努力,为你高兴”,表扬则针对孩子考试结果和成绩的,如“妈妈看到你这次期末考试进了前十名,为你骄傲”等。确切的讲:家长对孩子最实用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道路上不被挫折所击败。消极的家长,顺其自然,进取的家长,创造自然。根据孩子的性格,为他们设计、创造不同的环境和成长境遇,鼓励孩子多学本领,长大后懂得平衡生活、调整心态,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有挫折,挑战并不完美而坎坷的人生。
鼓励不以结果为导向,多鼓励能让孩子产生自信和勇气,这样的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就会拥有更强的克服能力。而表扬的坏处是让孩子错误地以为,他们所做事情目的是求别人肯定,他会活在别人评价里,容易产生虚荣心,将来一旦遇到创伤和失败往往不能正确看待。
别看鼓励和表扬似乎只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它们所产生的结果差别很大。因此,对孩子做的事情总体上应该多鼓励、少表扬,避免孩子在成长过程被表扬绑架,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里对所做之事一定要重过程,轻结果,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路都布满阳光,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苦楚,也能“输得起”,跌倒后很快忍住伤痛爬起来,给自己留下一股子向前冲的力量,继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迎接新的挑战与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