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普遍认为思维决定行动,殊不知,行为能够重置思维。
行动改变了,意识也会随之改变。只是改变意识,行动未必会发生改变。
要多读书,要健身,要常给父母打电话……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意识,可是,却迟迟不行动。然后发现,坚持太难了……还是放弃吧,何必自虐呢,现在这样也挺好……
没有行为支撑的意识犹如无根之木,除了增加一些谈资之外,还可能给你添堵:“为什么知道做不到”。
不把意识升华为行动,久而久之,可能你会怀疑意识,甚至怀疑人生。
一种思维,一种意识,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太容易获得了,难的是,知道之后的行动。
1、行为在前的重要性
行为在前是一种心理技巧。
肖恩·扬在《如何想到又做到》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毛里西奥将电脑密码改成了“Forgive@h3r”,意思是“原谅她”,这个简单的行动改变了他对前妻的想法。后来,他又把电脑密码改成了“Quit@smoking4ever”,意思是“永远戒烟”,这让他一夜之间放弃了吸烟。
通过改变行动,重置思维,形成了新的神经记忆。
持久的行为改变通常并不始于意识告诉身体要做出持久的改变;它始于先做一些小小的行为改变,接着让意识反映出这种改变。
举个例子,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想培养积极主动的习惯。你每天都自我暗示:“我是个积极主动的人”,这样对于你养成这个习惯,毫无帮助。你应该行动为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主动帮忙;主动收拾房间,打扫卫生;遇到熟人,主动打招呼……这时,你就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了,而这种自我认同,又会反馈到你的行为上,让你更加积极主动的去生活。
2、制造行为在前的方法
神经记忆可以让人们回顾自己过去的行为,看到自己的改变,从而坚持做之前没法做到的事情。
肖恩·扬介绍了从行为、身体动作、生理和情绪、言语和认知四方面来制造行为在前,改变神经记忆。
行为
改变自我的行为方式,直面痛点、恐惧,形成一种“我也行”、“我能够做到”的自信的神经记忆。
肖恩·扬举了一个内向的男孩锻炼社交技能的例子:
计划主要是通过小步骤和小目标来锻炼社交技能,目的是逐渐让自己擅长社交。他打算强迫自己去接触陌生人,并与之交谈一段时间。一开始找人闲聊1分钟,一旦成功,时间便增加到3分钟,接着是5分钟,最终,他就能跟陌生人展开长时间的交谈了。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改变懦弱的自我。
身体动作
身体动作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你有回想过自己身体会有些什么小动作吗?人多的时候,手不自觉的揣兜里;紧张的时候,不自觉的咬嘴唇;开车的时候,双脚不自觉的紧绷……摸后脑勺、装作视而不见……
我们时刻在做着一些本能的动作,一旦应激源出现,就会那样去做,好像事先排练过一样。
改变一些固有的身体动作,我们的意识也会随着改变。
不必控制自己的想法,只要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些小小的改变,你的意识就会跟着改变。
生理和情绪
有大量研究表明,人们会凭借自己的生理和情绪征兆,了解自己是什么人、在想些什么、怎样采取行动。
生理和情绪能够影响行为,行为会反作用于生理和情绪。
对着镜子自我微笑,能够让心情愉悦起来;板着一张臭脸,自然不可能高兴起来;悲伤的时候,整个人都会很低落……
改变自己的情绪和生理,意识也会随之改变。
言语和认知
言语中的小小改变,能够影响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及其行事方式。
“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和“生活对我一点都不公平,我活得好累呀”,这两种认知的人,活得肯定不一样。
“现在很难,但我一定会挺过去的!”……
你有过自我暗示吗?人们使用的语言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感觉,影响他们将来要做的事情。
言语和认知改变了,神经记忆也会随之改变。
行为决定意识,行为改变了,思维会随之改变。思维改变了,会强化行为的改变。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改变将会生生不息。
持久的行为改变始于行为的实际的、实体的变化,而不是思想中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