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030五藏别论

《黄帝内经》030五藏别论

作者: 莣致均湘醴陵生态村 | 来源:发表于2023-02-04 18:32 被阅读0次

素问·五藏别论 11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谓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日: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日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日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岐伯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上(原文脱字,据《太素》补)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相关文章

  • 五脏六腑,各司其职~《黄帝内经.素问》(11)

    第11章<五藏别论>浅解 不深究学问,只探讨实用。浅读《黄帝内经》,惠及寻常日用。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 今日...

  • 黄帝内经(十一)五藏别论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方土,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

  • 《黄帝内经》之五藏别论

    黄帝问曰:余闻方土,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

  • 黄帝内经 素问 五藏别论 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

  • 《黄帝内经·素问》11五藏别论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髓...

  • 《黄帝内经•素问》十一:五藏别论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

  • 说白黄帝内经33:脏和腑的特性

    中医的脏腑跟西医说的器官还是有一点点区别,今天读黄帝内经的《五藏别论篇》,之前好几个篇章都是从五行的角度来讲人体的...

  • 《黄帝内经》之阴阳别论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

  • 《黄帝内经•素问》七:阴阳别论

    [原文]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

  • 《黄帝内经·素问》07阴阳别论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030五藏别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mz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