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桂忙转移话题:“刚才走了一遍,你看行吗?”周君实说:“打莲湘那个好,如果打的花式再多点就更好。你和马德标的《老两口学毛选》也蛮不错,很风趣。”评议了其它几个节目后,他接着说,“刚才我有意计了一下时间,大约四十分钟。再加上《姑嫂情》,也就一小时多一点,加上幕间,杵起天,也就一小时二十分钟,这时间明显不够呀!”
等大伙进场之后,丹桂就把周君实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说:“再加新节目,时间不够,我看是不是再加几个老的。”
大家在思考加什么节目时,周君实开口了:“我建议再排一个红歌组合,把《天上的太阳红彤彤》、《毛主席的光辉》和《南泥湾》串在一起,这样,既有歌颂伟大领袖的,又有像南泥湾自力更生的内容,和农业学大寨也十分贴近。这三首歌节奏一致,十分轻快,也适合编舞,排起来应该不费力,只要编点动作就行。”大家都说好,就定下来了一个。
丹桂说:“刚才向同志临走时说,现场会县委书记肯定要来,他喜欢样板戏,我们是不是排个样板戏选段?”
宋洪武说:“有现成的,马德标的狱警传……”“不好,不好,现场会搞什么狱警!”一个男队员反对。“那就来个郭建光的十八棵青松!”马德标不同意:“不行!那几个高音我是爬不上去了!在大队唱还凑合,唱给县领导听,那丢人就丢大了!”他望了周君实一眼,说:“我倒有个建议,让周同志和刘队长来段《白毛女》的扎红头绳,大家说,行不行?”
众人立刻鼓掌叫好,特别是几个女队员,小巴掌拍得啪啪响。丹桂没说话,望了周君实一眼。周君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又不是宣传队的。”马德标说:“到时候,我们好生给你化个妆,保准没人认得出来。”
周君实想,表演无非是一乐,杨白劳这一段自己也拿得出手,应该对付得过去。他望着丹桂说:“你说,合适吗?”丹桂正巴不得能与周君实合作一把,便爽快地说:“就依马队长的吧!”
后来又定了两个,总算把两个小时的节目凑齐了。接下来,先排哪一个?队员们开始起哄:“先排扎红头绳!”除了周君实,其它人都知道,这个节目他们队原先是演过的,不过,是马德标的杨白劳。大伙都想看看,这个城里来的作家,会比在剧团里呆过的马德标演得好吗?
周君实并不怯场,早在农场,他就与人合作唱过这一段。当喜儿唱过之后,他幕后的一句“漫天风雪一片白”,就把大伙儿镇住了。那低沉而又浑厚的声音,如闷雷滚过,直逼耳鼓。“躲债七天归家来”,“来”字一拖,显露出磁性声音对人们听觉的诱惑,荡气回肠啊!接下来,父女对唱,一招式也是有模有样。有女队员低声说:“他俩是不是先排过?”“不可能,这不是才定下来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