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随机变量和的期望值⑥|“插队”“脉动”“跳题”三兄弟助你一臂之力

随机变量和的期望值⑥|“插队”“脉动”“跳题”三兄弟助你一臂之力

作者: 墨行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07:52 被阅读0次

01前情提要

不管是时间管理(严格讲应该是自我管理),还是其他任何方面,归根到底就是四个字——效率、效果。

其实是高一数学课里说的“随机变量和的期望值最大的问题”。

就是假设ξ1是效率, ξ2是效果,那么用哪几种做法,让E( ξ1+ ξ2)=E ξ1+E ξ2得到最大数值的问题。

今天来分享下行动管理里的最后三个方法,怎么提高效率,又保证效果。

02“插队”原则(2分钟原则)

先举个例子。

比如说你正在写材料,合作伙伴发了一份邮件,说:“帮我转发给你们领导,谢谢。”

这是一个外部打扰事项,按照之前《如何面对被打扰》和《土豆清单》步骤,你需要:

1在你的待办清单里写下这件事项;

2继续执行手头事务;

3手头事务完毕或者番茄钟完毕,去执行转发邮件事项;

但如此一来,你的事项都是串联关系而不是并联关系。

所谓的串联关系是完全按顺序执行,占用的时间是直接累加的;

而并联关系是插队执行,占用的时间是可以重合的。

如果你直接将“转发邮件”事项插队执行,那么领导阅读邮件就可以在你继续执行手头事务的同时,就可以进行,而不需等到你执行完毕才开始。

时间是重复利用的。如果是重要紧急邮件更需要如此。

这种可以在2分钟之内可以执行的事情,可以马上去做,插队执行。

我们把它叫做“2分钟”原则,也叫“插队”原则。

打扫办公室卫生、整理桌面、打个电话等都可以如此操作。

为什么呢?

虽然这些事项没有难度,而且不一定紧急,甚至没有deadline,但如果不马上执行,这些就会在你的待办清单里累积,暗地里增加你的心理负担,太多的话还会增加你的拖延症。

 

如何应用呢?

1评估时间,2分钟之内能完成,插队执行;

2如果超出,根据情况做判断,可继续执行;

比如说:

参加某社群活动,加了好几个人,一开始你知道哪个微信对应哪个人,他们的特点和特长和基本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你都记得,你完全可以2分钟内把所有事项备注好,如果过几天再执行,相信我,你要花很久的时间去回忆。

背后的“分类管理”会在之后的文章里分享。

再比如说:

插队打了个电话,但超过了2分钟,要不要继续呢?

如果插队和领导简要汇报进度,但超过了2分钟,要不要继续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凡事都有灵活性,好比《三只青蛙》课程里说到的“热身”,《番茄工作法》里说到的“该断则断,该续则续”,都需要灵活性,不要太刻板应用;有些事情,需要“插队”。

03“脉动”原则(30秒原则)

“脉动”的广告很有意思,当你状态不对的时候,“喝瓶脉动,马上回来!”

那么,如果你在执行事项的时候,没有状态,没有感觉,怎么办呢?一定要先吃掉“三只青蛙”吗?

你可以想想,你在参加百米冲刺比赛之前,是直接蹲下“预备~跑!”,还是先做个热身,寻找下状态呢?

所以当你缺少状态的时候,可以先喝瓶“脉动”,哦不不不,是可以先从1-2件简单的小事开始,或者逼自己直接执行该事项;大概30秒后你就可以暖身完毕,找到状态,所以叫做“30秒”原则,也叫“脉动”原则。

比如说我在写本文稿的时候,一开始真心不想写,但逼自己打开word,在打字30秒后,状态开始了,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04“跳题”原则(SWEET原则

比如说:

你要搭乘晚上21点的飞机出差,需要保留1小时候机时间——20点到达飞机场;

路上需要转趟地铁,总共需要1小时才能达到郊区的飞机场——19点出门;

出门前吃晚饭洗碗共30分钟——18:30开始吃饭;

烧饭30分钟——18点开始烧饭。

这是边界时间,如果你超过18点还在做别的事情,或者还没下班,那么,你很有可能赶不上飞机——除非你跳过在家吃饭的环节。

而行李、文件资料以及“伸手要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等细节都是事先需要准备的,你可以放在门口,这样一出门就会带上,不容易忘记。

再比如说:

你参加公务员考试,每个题型都有建议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你很有可能做不完后面的题目,有些考生会有纠结情节,某道题做不出来就很想把它干掉,死磕那道题,最后铃声响了,发现后面有一大堆题目来不及做,就是因为在该题目上浪费了太多时间,而不懂得“跳题”,去执行下一个环节。

所以,我们要为某个任务预留出时间,当时间一到,必须停止手头事项,去执行下一个事项,以免影响下一个事项的进程,甚至影响之后每一个事项的进程。

我们称之为「暂停其他活动的时间」,英文叫“Stop Working on Everything Else Time”,所以这个原则叫做SWEET原则,也叫“跳题”原则。

本次行动管理体系,我们讲了五种生物,和他们的小伙伴,你都会了吗?

下一期,分享“知识管理专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机变量和的期望值⑥|“插队”“脉动”“跳题”三兄弟助你一臂之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nw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