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布日更后,第一次写的连载《小河弯弯向东南》已经公开发布了四十节,根据拟定的框架结构,预估了一下应该快到一半了。在此感谢各位朋友一路的支持和鼓励,给了我信心和动力,有朋友给我提供了不错的建议,也有朋友帮我发现文章中的错误,抱拳非常感谢。
不管文章写的怎么样,第一次坚持写了下来,也积累了六万多字,等后面全部写完的话,全部字数肯定能超过十万字,一不小心就混进长篇小说的队伍里了,滥竽充数得藏好才行,被人发现了可就难为情了。
以前的想法是先练习写几年,等自己水平提高一些后,结合自己的成长背景写一些东西,记录下时代的故事和印记。没想到前一段时间,碰到了很多人都遇到的情况,写日更文章时感觉资源有点枯竭了,又不想每天去凑合,就简单列了一个框架,心想根据一个主线来编故事应该会容易一些。
真正开始写起来了,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觉得不难,把曾经记忆中的东西都扒拉了出来,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有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也有听说来的。所有的一切,基本都是在生活中能找到影子的故事。
网图侵删小时候我和堂妹一起把人家柴垛点着了,后来还烧着了房子,幸好叔叔家正在盖房子,很多人过来帮忙灭了火,后果并不严重。村西的那条小河是记忆中最美好的地方,童年时在那里放牛、玩水、嬉闹,还很胆大地用炸药炸鱼。
战胜在门口池塘里差点淹死,那是发生在我堂哥身上的事情,所幸被人救起。战胜后背上长铃铛疮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感谢提供给我救命机会的好心人。命运真的是琢磨不透,也许稍有差池,我们兄弟两个的结果可能就发生了改变。
初中申请入团的时候,我们被团支部老师逼上了元旦晚会的舞台,我也爱上了相声,喜欢上了马季、赵炎、刘伟、牛群、还有那个我想死你们了的冯巩。后来在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表演说相声也成了自己的一项业余爱好,基本上每次晚会都会出来晃一下,不过现在对相声的关注却很少了。
上高中了,开始军训了,那个带队的长得很帅气的杨排长,唱出的《大海》声情并茂,堪比张雨生。还有那个隔壁班很调皮的张楠,会很大胆地站在全班同学面前,肆无忌惮地唱当时很流行的郑智化的《水手》和《星星点灯》。
这家伙三年高中都很捣蛋,不好好学习,我和他基本没有说过话,不过我堂妹和他是同班。前几年回老家去看我叔叔时,才发现他在我叔叔的诊所隔壁开了个商店,好像是卖粮食种子什么的。
我和他站在他店门口聊了起来,说到了上学时候的事儿,他骂自己当年怎么那么傻蛋,成天只知道捣蛋耍赖,结果高中毕业只能凑合着在镇上开个小门店。早知现在,自然不会拿青春赌明天,谁又能买到后悔药呢,谁又能把逝去的青春给拉回来呢。
网图侵删还有后面初中毕业时报考中专,中专毕业后面临工作分配制度改革的阵痛,确实让很多人手足无措。有人后悔地说到早知如此,当年就去考高中了,也有人像秋红一样,奋勇站起,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重新确定了奋斗目标,给自己的人生谱写了更华丽的篇章。
我和我女朋友刚毕业的时候,在河南的一家设计院工作,每个月只有六百多块的工资。公司里面的业务也还好,但比我们能力好的员工也不少,留给我们成长的机会很少,我知道在那里要想快速成长起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们就抓住很少的机会,努力学会了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技能,不满一年的时候,我就带着我女朋友果断去了广东。在广东工作了一年,得到了很多工作机会,每天都工作到十二点以后再出去吃宵夜。那一年我们成长的很快,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成长经历让我对秋红的安排,是自然而然也是顺理成章的。在写文章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自己也曾经去广东工作过,我是事后才发现自己也有这样经历的。
写到中间的时候,自己也被故事中的人物影响到了,不知觉地改变了剧情的基调。完了,因为整个故事是从中间开始倒叙的,这下子怎么把既定的人物和命运给衔接上,就很难了。那几天简直是很头疼,一直在琢磨怎么办,好在柳暗花明,我又重新搭上了合理的框架。
哎,文字魅力真的是很大,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接下来继续每天码字,继续记录人生美好的点点滴滴。
还有很多属于过去那个时空的事情,我竟然都想起来了,它们就像遗落在泥土中的珍珠。幸运的是来到了简书,让我有了把它们拣出来的想法和行动,我把它们淘洗得干干净净,找来一根美丽的红线绳,努力把它们一颗一颗串起来,希望最后能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
完成于2020.12.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