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和对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重视,或许能帮我们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的价值。以往的填鸭式的、应试的教育在未来是行不通的,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学校和教师要如何应对?或许只有从教育的在地性和“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灵魂共振中寻找了。杜威强调教师是“对教育有责任的人”,在人们走到社会和教育转型的分岔口,教师有责任教育人们如何接受新的思维方式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教师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深入了解技术进步对教育和社会的重塑,促进个人智识与道德的同步更新,使科技发展为人服务,个人的活动又能成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力,这不是单凭人工智能的运算可以达成的效果。科技进步的浪潮也在助推学校从帮助学生获取实用性、功能性知识为主,转变为向更加真实的社会生活本身靠拢,成为学生追求真正自我、探索人生志趣的场所。这或许是杜威的教育哲学为我们今天讨论师生关系、学校形态等问题所提供的理论意义,也能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接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等现实问题。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和强调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想,确实为我们重新审视学校教育价值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首先,填鸭式、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日益凸显,它无法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积极应对,从教育的在地性和“灵魂共振”中寻找新的出路。这意味着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兴趣、需求和成长,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
其次,教师作为“对教育有责任的人”,在科技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更要承担起引导者和启迪者的角色。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创新。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深入了解科技进步对教育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再者,科技进步为学校教育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更重要的是,学校应该成为学生追求真正自我、探索人生志趣的场所。这意味着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勇敢尝试、敢于创新、追求卓越。
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