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前的书店
十二月初的台州黄岩,依然没有正式入冬。就在这将寒未寒的天气里,九峰公园里的水杉红了,红得含蓄,红得悠然,吸引了众多前来赏景的人。
这天下午,陈建忠赏景归来,在手机相册里挑了又挑,挑出一张满意的照片,并写下了一首名为《九峰红衫》诗:
池边郁郁翠青丛,杉树亭亭绿叶红,一岁枯荣晚秋艳,余晖璀璨水池中。
随后,他将这首诗连同所拍摄的照片一起发到了微博上。在那里,注册为“末名书店”的他已经发表了1500篇这样的作品。
“末名书店”是61岁的陈建忠经营了近20年的小书店的名字。书店开在老城区的主街道天长北路上,面积约15平方左右,以卖报刊、杂志、图书等休闲读物为主。20年前,陈建忠开这家书店的时候,黄岩已经有十几家类似的书店了,于是就索性起名“末名”,意思是开在最后的一家书店。
没想到的是,20年后的今天,因纸媒行业的不景气,人们阅读方式的变迁,房租的上涨和城市框架的扩大,其它同类书店都已陆续关门。“末名书店”真的成了黄城最后一家休闲书店。
从九峰赏景归来的第二天,早上8点半,陈建忠开了店门,把当天的报纸摆好,再整理了一下杂志架,就开始迎接顾客的到来。
一位已经搬迁离开老城区的阿婆,依然习惯每天早上买菜时经过这里,买几份报纸,再跟陈建忠聊几句闲话。
阿婆走了之后,陆续又有几个顾客来买报纸,其中几名在附近上班的中年女子是一起过来的,除了买报纸,还有两本《知音》杂志。
早上的生意这就差不多了。陈建忠摇着头感叹,现在跟以前是没法比了。
陈建忠还记得在报刊杂志的鼎盛时期,杂志的种类多达400多种,时尚类、文学类、体育类、汽车类、军事类,应有尽有。热门的杂志每期都能卖出一大叠。单是《读者》,一期就能卖一百多本。
如今杂志种类大量萎缩,只剩下100多种。消失的这些杂志当中,包括大量过去年轻人喜欢的《青年一代》《当代歌坛》、《潮流志》等杂志。
陈建钟说,2008年之前,附近的黄岩中学尚未搬迁之时,每到晚上8、9点钟夜自修结束后,一群中学生就有说有笑地往天长北路这边来。有的是直接为逛书店而来,有的则先去附近买了吃的,然后边吃边逛到店里来。一时间,小小的书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那种场景,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的顾客,大多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他们对杂志的需求量不大,大多以购买报纸为主。不过由于报纸销量降低,导致店里的进货量也就少了,有时候就会碰到顾客想买却买不到的情况。
当天早上9点15分左右,一位大伯来买《参考消息》,却被告知报纸卖完了,只好一脸失望地走了。陈建忠说,对于这种情况,他也觉得挺遗憾,但是为了避免滞销,他只能控制每期报刊的进货量。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末名书店的经营就已经出现了亏损。老顾客听说此事,都担心这家最后的休闲书店也要关门了。他们说,你要是再关门,我们以后逛个街,顺路买份报纸杂志的乐趣就没了,这个城市的旧时光也就离我们更远了。
其实,陈建忠也不舍得关门,在油墨香中浸淫了20年,要是关了书店,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去。而且他也觉得,一个城市的休闲文化生活需要一间这种类型的书店。他说,这20年,末名书店至少给几个失意踌蹰的人带来了慰籍,为一些浮躁的心灵找到平静的角落,也在无形中或多或少提高了人们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陈建忠自己特别能感受到读书看报带给人的影响。
在开书店之前,陈建忠曾是一名技术人员。但是他对诗词文学向来甚为喜爱,早在80年代,他就买了两本关于诗词创作的书,无奈当时工作繁忙加上水平有限,不大能读懂。
也就是在这20年的书店生涯中,他养成了每天读报看书的习惯。渐渐地,这两本书能看懂了,就经常在记帐本上写上几句诗句。到了4、5年前,他开始对于诗词创作有了一些心得,于是就一天一两首地连续创作起来。
他说,如果没有这家书店,他不可能写出那么多的诗词,他的晚年生活也会少很多情趣。
但是,即使是习惯于看书读报的他,也没能抵挡得住手机的诱惑。自从去年有了一个新的智能手机,他就开始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发布到微博和微信,收获了不少的读者,也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友。他说,必须要承认,从阅读的便捷和文友的互动方面来说,新媒体的确有其优势。
然而,在书店的日常经营中他也发现:不管新媒体如何先进便捷,人们对报纸杂志的需求依然保留了稳定的一部分——终究还是有那么一些人喜欢纸张的质感和阅读的舒适度,终究还有那么一些人依然留恋于过去的生活方式。
他说,读者对报纸杂志需求的回归并不是不可能。但是,当人们开始回归时,这些报纸杂志是否还在,“末名书店”这一类的休闲书店是否还在,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不管怎样,他还会继续坚持一段日子。即使冬天快要到来,这家书店也会如水杉般,把入冬前的最后一抹红色带给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