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升仙啦!升仙啦。”现场腾起一阵白色烟雾,孩子们欢呼大叫,他也会对着孩子们“咯咯咯”地大笑。眼前的场景,不是在科技馆,也不是在学校实验室,而是第二期“上海科普大讲坛”走进敦煌活动现场。
戴着护目镜,穿着白大褂,鼓捣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仪器,他就是戴伟博士。这位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博士,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不过,他已经在中国教了二十多年书,是北京化工大学的特聘教授。
而这一次,戴伟博士作为“上海科普大讲坛”走进敦煌系列活动第二期暨“敦煌文化驿站”公益讲座第二十三期的特邀嘉宾,带领320名通过网络预约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体验了一场奇妙的化学魔法之旅,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主持了活动。
给孩子们普及科学知识,戴伟自有“绝活”。他用日常的生活用品,如蜡烛、酵母粉、美年达饮料、洗发水、医用酒精等,演示了“变色反应”、“发光反应”等五组十个化学实验的神奇效果,将深奥的化学原理用通俗易懂、趣味奇幻的形式进行了重新诠释。流利的普通话,幽默的语言表达,让孩子们在好奇、惊喜中学习化学知识,见证神奇的化学反应现象,随之而来的,还有孩子们兴奋的尖叫声和欢笑声。
许多孩子家长表示,以前参加这类科普活动只能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家长也开了眼界,这样的活动我们很需要。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围着戴伟博士提问题、拍合影,仿佛还沉浸在化学的奇妙世界中,两小时的科学实验还没看过瘾就接近尾声了。
实际上,戴伟早就是诸多孩子心中的“红人”。他总能把各种瑰丽神奇的现象展现在孩子面前,告诉他们——这也是化学!化学不只是方程式和周期表,化学有自己的生动和可爱。
如今的他,致力于将化学之美告诉更多人。他去不同的中小学做化学实验演示,带着成堆的化学仪器和试剂给孩子们带去一场场“化学魔法秀”。为了触及更多受众,已年过六旬的戴伟还颇为时髦地开了直播平台账号,直播化学实验,单条视频最高点击量超过1500万。
科学与艺术的相遇,搭建起理性之光与精神高地间的桥梁。2018年11月,敦煌研究院与上海科技馆签订合作协议,约定未来双方加深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机制,向西部欠发达地区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这个由上海科技馆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活动,将东部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送到了西部学生面前。
敦煌研究院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者,始终积极关注和支持青少年科学教育。同时希望充分利用数字展示中心的场地和设备资源为青少年科学教育助力,让科技之光惠及更多西部地区的孩子们,把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带给更多的孩子们,让他们可以体验到科学和艺术的乐趣。(来源: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