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陆机《文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每次看到有才之士的创作。
私自以为懂得了他们写作的甘苦用心。
他们造句遣词,确实是变化多端的了。
不过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用言辞表述的。
我自己每次作文,更是体会到其中甘苦的情形。
总是害怕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所表现的事物不能相称。
写出的文辞不能切合构思时的立意。
这不是懂得道理的困难,而是付诸实践时能力上(达不到)的困难啊。
(二)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面写道:“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注:执笔),气倍辞前,暨(注:及)乎篇成,半折心始。
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以上一段话意思是说: “身体居留在江海边上,心神却系念着朝廷。”
这里说的就是想象。
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
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
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
他吟咏文章时,好像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
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
这不是构思所造成的么?
作家开始构思的时候,无数的意念都涌上心头。
要给抽象的意念以合乎规矩的内容。
要在尚未定形的文思中刻镂形像。
作家一想到登山,胸中便充满了山色。
一想到观海,心里就腾涌起海景。
本人的全部才力,都随着风云变幻而任意驰骋。
在刚执笔时,旺盛的气势超过了文辞。
等到文章写成,比起开始时却要打个对折。
为什么会这样?
文思凭空想象,往往设想奇特。
语言实实在在,难以运用得巧妙。
这样的二段文字在我看完下面这本(学会写作)的书后,突然想起来了。
古人对写作可谓是研究深厚。
今天的文化人写文章已经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自媒体的出现也应运而生了各种老师和教写作的书。
国外出名的就是(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而国内写得比较中肯,实用的就是这一本了。
老辣之笔剖析写字本质,慈悲之心探寻成材之路(学会写作)书评(三)
作者是(中) 刘杨
2017年9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副标题: 成为真正会表达的人
272页。有点厚。42元人民币。物超所值。平装。
此书内容简单介绍:
1,写作是通向未来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7步方法,18种模板,50个写作问答,让你成为真正会表达的人。
2,7步方法:让你从提笔就怕、无从下笔到能够持续写下去。
快速热身、积累素材、掌握叙述方法、把握逻辑、锤炼语言、写作套路、适应新媒体写作。
3,这本书你既可以从头到尾按照线性阅读,一步步掌握写作需要的技与道。
4,这本书也可以用来快速查缺补漏,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突击。
5,书里还提供了18个写作模板、50个关于写作的Q&A,方便每个人“对症下药”。
6,这是一本让你从什么都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蜕变成可以持续写下去的书。
7,成为一个真正会表达的人,用写作收获个人的影响力。
8,写作是当下大众自我学习的一个热门主题。
9,写作已经被许多人看做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10,写作是传递价值观、树立个人品牌、沟通等重要的手段。
(三)
作者刘杨(刘主编),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国际MBA,十年媒体从业经验。
创办互联作者有十年媒体从事经验,创办互联网教育品牌“主编课堂”和糖豆学院。
教授写作方法,累计培养学员近10万名。
已辅导学员出版图书多本,承接多家企业广告宣传和新媒体运营工作。
已出版《你和成功只差一个真相》《从0到估值1000万》等书。
此书目录:
自 序 关于打开这本书的正确方式
第一章 写作热身
第 1 节 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 2 节 写作到底有什么用?
第 3 节 你写的东西有人看吗?
第 4 节 克服写作四大难题
第 5 节 学好写作,走遍天下都不怕
第二章 积累素材
第 1 节 感受法积累素材
第 2 节 采访法积累素材
第 3 节 笔记法积累素材
第 4 节 利用网络快速积累素材
第三章 掌握文章的叙述方法
第 1 节 故事叙述法
第 2 节 金字塔式叙述方法
第 3 节 脑洞大开式叙述方法
第四章 行文的逻辑
第 1 节 把重要的话放在开头说
第 2 节 让松散的材料连贯起来
第 3 节 把孤立的内容变成整体
第 4 节 让所有的铺垫为结尾服务
第五章 锤炼语言
第 1 节 语言的三层结构
第 2 节 每一句话都不应该是多余的
第 3 节 细节大过天
第 4 节 学会写对话,你就赢了一半
第 5 节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第六章 模板写作法
第 1 节 有模板,写作不难
附:18个公文写作模板速查手册
第 2 节 会模仿,一切简单
第 3 节 讲故事的方法,一只手数得过来
附:五个吸引人的情节套路
第七章 新媒体写作
第 1 节 八个关键词讲清楚什么是新媒体写作
第 2 节 找话题的四种方法
第 3 节 三种方法快速了解文章效果
第 4 节 如何保护新媒体写作的版权
第 5 节 靠写作养活自己,不是梦
附录一 写作基础 50 问
附录二 写作——一块重要的人生拼图
后 记 靠写作获得自由,你也可以做得到
老辣之笔剖析写字本质,慈悲之心探寻成材之路(学会写作)书评(四)
此书部分精彩内容剧透:
“翻翻近年来教写作的书,动辄几十条目录、几百种方法,我想要是曹植能活到今天,可能还没等到被杀,就已经先急死了。
现代新媒体写作的方式是七步写作速成法。即:
1.调整心态;
2.准备资料;
3.找到叙述方法;
4.理顺逻辑;
5.选好语言;
6.模仿套路;
7.适应新媒体。
根据上面的七个步骤分七章逐一讨论。
老辣之笔剖析写字本质,慈悲之心探寻成材之路(学会写作)书评一、写作热身
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克服四大难题、明确四个方向。具体来说就是:
三个问题: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写作到底有什么用?
你写的东西是否有人看?
答案分别是:写作是把想法变成语言,再把语言变成文字的过程,即写你所想。
写作有五大目标:记录、表态、抒情、说明、应用。
倾诉是非常普遍的写作动机,而赚钱只是副产品。
有没有人看就看你写给谁?
是个人写作还是公众写作?
有个性的公众写作将是未来写作的趋势。
写作三大属性:技能、工具、兴趣爱好。三大属性对应四个方向,
写作四个方向:自我表达、品牌塑造、虚构写作、写作疗愈。
老辣之笔剖析写字本质,慈悲之心探寻成材之路(学会写作)书评二、积累素材
积累素材的四种方法:感受法、采访法、笔记法、网络法。
感受法:直接素材(眼、耳、鼻、舌、身、意)。
间接素材(读书笔记、查找资料)。
最容易积累也最容易忽略的是,亲身感受获得的素材,因此需要对身体的六个部位进行专门的训练。
采访法:准备模块(采访清单检查法)。
采访模块(观察细节、采访挖掘)。
整理模块(采访录音整理、笔记整理、核查,内容准确性、前后比对、相关资料)。
笔记法:日常笔记(随时随地法)。
读书笔记(摘要法、感触法【三栏笔记,内容、摘要、感悟】、延展法)。
网络法:搜索引擎(知识素材、意见及趋势);内容大数据。
三、叙述方法
三种叙述方法:故事叙述法、金字塔式叙述法、脑洞大开式叙述法。
四、行文逻辑
行文的四种逻辑:开头、结尾、材料连贯、内容整体。
开头
核心原则:重要的话放在开头说。
开头方法:故事开头(最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方法)
一、根据文章主旨构思一个故事。
二、在200字内把故事讲完整。
三、点明故事与文章的关联。
总结开头(先结论后原因,先全局后细节,先结果后过程)。
悬疑开头(一、百年孤独式悬疑开头;二、故意营造不合情理的场面;三、提出疑问造成悬疑)。
自然叙述(人称模板;托物言志;对话模板)
材料连贯
常见方法:列提纲法。
保证文章布局连贯。
四种连贯性:语意连贯、结构连贯、形式连贯、引用连贯。
长篇文章的练习方法:通读法、提纲法、修改法。
内容整体
内容三要:要围绕中心(围绕中心论点;围绕中心材料组合)。
要统一(观点统一;主题统一;文风统一)。
要配套(从逻辑到逻辑结构;前后呼应)
内容四症状:局部肿胀(反肿胀:开头20%,故事发展30%,结尾10%,感慨20%,反思20%)。
顾此失彼(核心观点练习法:界定概念、破题、归纳、结论)。
理所当然、跑题万里(跑题对照表:核对中心词、核对重点、核对主旨、核对结论)。
结尾
关系:所有的铺垫都是为结尾服务。
结尾方法:恍然大悟式。
开放式。
解密式(人物身份揭秘、情节揭秘、逻辑揭秘)。
场景式。
五、锤炼语言
语言的三层结构:用词(快【精简】、准【达意】、狠【个性化】)、句式、风格。
好文章语言的标准:词义准确(准确,简练)、句意明确、语义丰富(同时具备实际的作用和想象的空间)。
结构清晰(梳理文章结构)。
唯真不破。
语言细节:场面描写、侧面描写(外人评价法;外界反映法;两侧包抄法)。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闯入者描写;外界大环境描写)
语言对话:情节发展型:
一、用对话激化戏剧冲突。
二、注意对话句式设计。
三、注意对话细节,立场展示型(对话需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场景),隐喻双关型。
修改文章:文章勘误、句子结构(把长句子缩句,反复读)。
段落挪移、结构手术(文章跑题、存在巨大漏洞和风险、需要增色)。
点睛之笔(标题、句子、结尾)。
六、模板写作
了解模板内容:
模板的对应类型。
了解模板的基本结构。
练习各场景下的应用。
模板分类:通知类(五元素:通知主体、通知内容、通知对象、注意事项、执行办法)。
分析类(六模块:摘要、陈述、对比、分析、建议、参考资料附录)。
计划类(一、梳理自己;二、完成目标确定的分解步骤)。
总结类(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书评:回顾书的内容、在内容基础上有一些个人的感悟、结合自身的体会延伸)。
七、新媒体写作
特点:针对性强;有方法。
延伸传统写作的内容:读者分析(受众需要写作者自己定义)。
细分市场(一篇文章必须有具体的指向)。
写作目标(这篇文章对读者的意义在哪)。
读者互动:
一、接受读者反馈(回答读者提问)。
二、根据读者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内容)。
蹭热点(内容的时效性、蹭热点的角度)。
自传播属性、风格化(独特性)、多媒体。
找话题的四种方法:媒体、热点、大数据、生活。
了解文章效果的三种方法:
数据监测(阅读量、转发量、评论量)。
影响力监测(搜索引擎)。
互动监测(对文章内容的探讨、提问、个人感悟)。
新媒体写作的版权:
版权保护(单一平台版权保护;跨平台版权保护)。
版权交易(直接买断型、付费转载型、商业用途型)。
(五)
看完此书,我的感悟:
作者教会我们通过脍炙人口的曹植“七步成诗”典故,构思一篇佳作的过程为“七步写作速成法”。
速成大法,为快不破,刘主编给我们下的是一副药到病除的猛药。
专门为我们这些喜欢写,又写到焦虑,病态的文学青年中年们一副苦口良药。
看完此书还学不会写作,基本可以放弃写作了。
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指出:“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把文学创作分为“情、辞”两类,即是创作分判为创作动机和表现输出两个环节。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写作培训名师刘主编再次把写作从创作的完整环节中剥离出来。
他说,文章深度是想法的问题,文采斐然是语言转化成文字的问题。
是个人知识能力和表达水平问题,不是写作的问题。
写作是我所想,把念头和想法写清楚。
写作是作为训练思维的方式,在不断的自我表述过程中,将文章的内涵和语句得到锤炼。
写作并不复杂,单纯的人学习写作更容易上手。
当然学会写作需要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实现的任务。
但如果拆成小目标,每个阶段只要完成一个任务即可,那么写作就变成人人可以学会的技能。
只要按照固定的路径学习、练习,终有一天,你也可以攻下写作这座堡垒。
(六)
我从去年因为机缘巧合,知道了简书,就开始写一些自嗨文章。
刚开始只是一种兴趣,我就是喜欢写字。
写了一段时间后,就有了希望和别人以文会友的想法。
于是去看别人的文章,去文章的下面留言。
由此结识了天南海北的文学爱好者们。
也重新捡起停写5年的日记。
在简书上写字成了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旦某天偷懒,没有写,心里就会莫名地慌乱,好像丢了生命中一件宝贵的东西。
在写过了80篇文章之后。
看到书友有的做了简书的签约作者。
有的从写一篇文章10块稿费变成1千块稿费。
有的还出书了。
于是我惶恐不安了。
特别每每拜读了那些10W+的好文章后,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鲠在喉。
感觉到了我和这些作者的差距,完全是几十条街的距离。
我要怎样做才能拉近距离呢?
我参加各种学习班,把自己弄得很忙。
大半年下来,我觉得筋疲力倦。
终于病倒。
病中再无每天赶着上课,忙着听书的压力,再无惶恐的焦虑,我不写了。
我开始看各种电视剧。
有时也走出家门不再宅着,去散步。
我有意识地逃避见朋友。
我想静静待着。
好好想想自己今后的路怎么走?
参加多种课程不对吗?忙着学习不对吗?为什么我的勤奋是这样的结果?
是继续放弃写作?
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坚持自嗨,写自己喜欢的文字?
在最恰当的时间,我遇到了这本书,很多疑团就此解开。
我反复思量还是要多看好书,多阅读。
相逢恨早亦恨晚,只有刚刚好。
原来我只是一个低效率的勤奋者。
原来我写的多但是并不好。
我是能写,但是逻辑表达不清晰是我的硬伤。
写得越多,现在回看才惊觉得自己很LOW。
今天我们写作的门槛已经很低,只要我们喜欢就可以拿起笔,或这直接在手机上面书写。
在这个信息交换零成本的时代,人们对思想的表达找到了一个最佳的泄洪口。
大量的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几乎所有的阅读型App上都有“筛选”和“订阅”的选项。
如果没有思考?如果没有选择?我们很难从浩瀚的文字中找到需要的信息。
但是量多不代表量优。
绝大部分的信息文字在内容上毫无价值。
或者看起来仍然是停留在比较低端的水平,除了个人认知深度的限制之外。
在写作技巧和文字组织上,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太多作者沦为写手。
他们书写语言文字优秀少,糟粕多。
但是很多自媒体的运营者反而把这样混乱的文字现象当成了时尚竞相追捧。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每当读到“标题党”们精心炮制的传播信息,我就不禁感叹,经典已经犹寒欲雨暮春天,实在太难得了。
写作这个行当,看起来就业范围广,入门门槛低,人人都可以写,但能够写好的人实在太少,在其中想写出名,想写出利的人太多。
想名利是人之常情,不过如果自己阅读少,学习少,没有名师指路,想要写出石破天惊的好文章是零可能。
只会写出惊世骇俗的破文章好不好?
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间。
(七)
三国魏文帝曹丕曾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
意思是: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
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
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
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
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
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
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
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
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
想到曹丕的话,看完此书,心里释怀了。
只有找到名师,跟随学习,勤于练习,终有写出好文章的一天。
其实此书中已经详细讲解了当代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个问题,并逐一化解。
我们想写出好文章,这样一本教写作的好书就是及时雨,就是睡觉枕。
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本书是一本优秀的,有趣的工具书,干货满满。
如果你觉得自己就是委身在槽枥之间的骏马,看完这本书,你就驰骋江湖吧!
在你学习了方法后,你就可以独步天下了。
你就可以在新媒体的世界里闯出你的一片江湖。
不信?试试看。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老辣之笔剖析写字本质,慈悲之心探寻成材之路(学会写作)书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