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冯玉祥等人班师回京发动北京政变,只单纯地以倒吴佩孚为目的,缺乏对政治、军事及政变后中央政府组建等问题的考虑。
所以,1924年10月24日,北京政变后,冯玉祥、胡景翼及孙岳等人在北京北苑召开紧急会议,并电请孙中山北上商议。
考虑到吴佩孚必定会回救北京,津浦线的山东与京汉线的山西是直军进京的要冲,而山东督军郑士琦是皖系将领,山西阎锡山也附依于皖系段褀瑞,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国民军,同时决定请段褀瑞出山。
26日,冯玉祥、胡景翼及孙岳联名致电段褀瑞,推举段为国民军大元帅。当然,邀段出山只基于军事善后,并非政治善后。冯玉祥等人希望国民军能够操纵控制曹锟政府,促成和平解决国会的召开,将一切未解决问题提交国会进行讨论。
10月底,冯玉祥等胁迫曹锟令颜惠庆辞职,任命颜的阁员且参与策划北京政变的黄郛代理国务总理,组织摄政内阁。
此时,吴佩孚则利用曹锟在总统之位的影响来号召直系各省讨冯,这让冯玉祥决定放弃曹锟,立即对中央政府进行改组,且发出讨伐吴佩孚的通电。
11月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军将吴佩孚残部围困于天津。次日凌晨,吴退往塘沽,退军前,留数车粮米于新车站,加封条书“移交段督办查收”。段褀瑞通知奉军暂缓进取塘沽,吴佩孚数千士兵得以乘兵舰三艘,十余艘商船从塘沽南逃。
当日,曹锟通电宣告退位。3日,黄郛与王政廷、李书城、张耀曾等阁员联名通电就职,摄行总统职权。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4163/8563bf3840fcbbd0.jpg)
国民军由杨村、北仓,进驻天津。奉军进占芦台。4日,奉系吴光新部占领塘沽,接着,冯玉祥收编的吴佩孚残部被奉系李景林及吴光新所部缴械改编,李景林自任直隶保安司令,至此,奉系夺取了国民军在天津的势力。
直军全线溃败后谋取自保,江苏督军齐燮元组织苏皖赣浙闽陕豫川湘鄂十省联合自卫,在南京成立同盟总部。11月12日,直系各督军在南京举行同盟总部第一次会议,不承认摄政内阁,
欲借段褀瑞声望抵制囯民军与奉军的联合进攻,一致通电拥段出山。
此时,段、冯、张正在天津开会,奉张主张继续进攻。段则想收直系为己用,力主用政治解决问题,而打着和平旗号劝退进攻。
中枢不能无主,11月15日,张作霖、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联名通电,公推段褀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11月21日,段褀瑞发表通电,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22日,段乘专车从天津抵达北京。23日,黄郛摄政内阁通电声明总辞职。
24日,段褀瑞在铁狮子胡同前陆军部旧址宣誓就职,临时执政府宣告成立。
再说,吴佩孚由天津浮海南逃至汉口后,发电拥护曹锟,组织护宪军政府,否认北京政变后的一切。直系各督军认为吴佩孚在二次直奉战争中大败亏虚,已不可依靠,不会为败军之将开罪段褀瑞,以致吴佩孚组织“护宪军政府”并未成功。
吴佩孚部下张福来和李济臣仍控制河南,于是,吴到河南,拼凑残军3万多人,设立护宪军前敌总司令部,以图东山再起。
但是,早在11月7日,摄政内阁已任命国民军第二军军长湖景翼督办河南军务善后事宜。国民军第三军军长孙岳为河南省长。胡景翼率部向河南的吴佩孚部发动进攻,吴佩孚后无退路,于12月2日黎明离开洛阳,逃往郑州。
但郑州并无可守。当夜,吴佩孚、张福来、李济臣从郑州出走,退往湖北。途中,湖北督军萧耀南发了电,劝其下野,阻止吴的车驾进入湖北,吴不得不在柳林站下车,在鸡公山停留下来。但此时胡景翼已占领信阳,限令吴佩孚14日以前必须离鸡公山,否则派兵逮捕,吴佩孚仓皇下山,后流亡湖南岳州。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4163/5b92a03c4b72f79b.jpg)
张作霖以与段褀瑞面商为名率万余人开进北京,令第一、二军进驻丰台及马厂,威逼京畿,冯玉祥清楚张作霖意图,以退为进,在国奉冲突一触即发之际宣布下野。12月9日,冯玉祥又宣布取消国民军名义,自行解除总司令职务。
段祺瑞欲利用冯玉祥牵制张作霖,并不同意冯玉祥的请辞,极力挽留,派国民军将领出任河南、察哈尔、绥远等要职,又令冯玉祥督办西北边防事宜。
张作霖见冯玉祥以退为进,也就离京赴津,以不干涉临时政府,在天津通电全国,提出裁撤全国巡阅使。12月10日,段祺瑞顺水推舟,下令裁撤全国巡阅使。
张作霖想捞“为国家人民谋和平”的美名,又发表通电,自行解除东三省巡阅使之职。
段祺瑞走马上任后,致力于“善后会议”的筹备建设,以解决时局问题。
1925年1月1日,段电邀孙中山与黎元洪出席善后会议。其实,这样的善后会议不过为军阀官僚进行政治分赃的会议。孙中山明确表明反对立场,认为这个会议不能代表全国各党派和各阶层。
2月1日,善后会议在遭到全国人民反对中仍在北京开幕,国民党籍会员拒绝出席会议。段褀瑞等仍一意孤行,10日,国民党再次发表反对“善后会议”制定国民会议组织法的宣言。
3月1日,由孙中山、李大钊等国共两党领导人主持,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
国民会议促成会,代表来自二十余个省,代表各阶层,工农群众、教职员、学生、新闻记者、律师、资本家等,代表大会开了一个多月。大会否定了段褀瑞在善后会议上提出的国民代表会议条例,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引导民众进一步参加反帝反封建政治斗争。
很不幸,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进行期间,孙中山病情恶化,临终时,留下遗嘱,号召全国人民坚持反帝反封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共同奋斗。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4163/68e27adfb1f22553.jpg)
二次直奉战争后,国民军军事力量不足抵抗奉军,冯玉祥节节隐忍退让,奉系除夺取中央政权外,一步步控制了鲁、沪、苏、皖地盘,把整个津浦线连成了一片。
张作霖又撕毁“上海永不驻兵”和约,派兵进入上海后,与江苏、安徽两省奉军对浙江成半包围之势。浙江督办孙传芳深感地位难保,与其让奉军在沪、苏、皖站稳脚跟进攻自己,不如主动出击,或许战胜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孙传芳决心联合受到奉系威胁和逼迫的各方势力发动反奉战争。
受奉系直隶李景林和山东张宗昌压迫的河南督办岳维峻,竭力拉拢湖北督办萧耀南,于1925年7月底发起组织鄂豫两省同盟。此外,原属于直系的冯玉祥、孙传芳、萧耀南三人成立了新直系同盟。9月,江苏驻军长官,原属直系的陈调元、白宝山等在南京秘密会议,一致拒绝奉军。
10月7日,孙传芳在杭州秘密举行军事会议,讨论出兵讨奉的问题。浙闽苏皖赣五省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决定五省联盟,树拥段反奉的旗帜,组织“浙闽苏皖赣联军”,推举孙传芳为五省联军总司令,发动讨奉战争,分五路进兵。
奉军从榆关到天津,从天津到浦口,再从浦口到上海,战线太长,首尾不能相顾。为缓和剑拔剑拔弩张的形势以保全实力,10月14日,张作霖严令上海戒严司令邢士廉由上海撤退,宣布上海永不驻兵。
15日,孙传芳通电就任五省联军总司令,下令向奉军进攻,次日,正式通电讨伐奉系。
孙传芳讨奉通电一出,直系各省群起响应,反奉联合阵线声势浩大。
奉军节节败退,19日,孙传芳在常州下令会攻南京,任江苏省长的奉系秘书长郑勋无奈离开南京。奉系退出沪苏皖,集中兵力于徐州,以徐州为重要之防线。张作霖意识到形势严峻,竭力表示退让,寻求和平,拥护政府,不断派员与冯玉祥磋商合作,但又做好迎战布局,一旦与国民军联络就绪,即请政府下讨伐令。
这个时候,吴佩孚于湖北东山再起,湖北督办萧耀南改变态度,率全体将领通电拥吴,请吴佩孚出山。21日,吴佩孚自岳州乘军舰抵达武昌,在汉口查家墩成立了14省讨贼联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请章太炎为总参赞,蒋百里为总参谋长。
另外,吴佩孚最不会忘记冯玉祥临阵倒戈,致使他在二次直奉战争中惨败的教训,此次岀山,除了讨奉,暗地里还准备对国民军开刀。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4163/6d0cf7a658bbf2b4.jpg)
奉军退抵徐州后,国民军正准备从北面夹攻奉军,忽闻吴佩孚出山后把矛头对准国民军,就暂时不采取行动。
10月26日,奉军突然发起攻势,联军屡次处险境,孙传芳亲赴前线督师,几经回旋,力挽危局后紧迫进攻,于11月7日进占徐州。联军收复徐州,标志奉系势力南下失败,致此,苏浙皖赣闽五省为孙传芳据有。
11月底,孙传芳在南京正式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孙传芳成为直系军阀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的军阀势力,挫败了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奉系军阀势力向南方的扩充。
吴佩孚对于冯玉祥的倒戈是恨之人骨,一直寻求机会与奉军联盟,郭松龄倒戈张作霖反奉与国奉战争的爆发,是直奉军阀结成联盟的转折点。张作霖与吴佩孚双方不断派出亲信进行接触,终达成协议。
1925年12月31日,吴佩孚通电宣布结束讨奉战争。
冯玉祥十分清楚吴佩孚来者不善,于1926年1月1日,致电段祺瑞,恳请辞去本兼个职,并通电全国宣布下野。4日,冯玉祥将军权交给张之江,由张家口退居平地泉,准备由库伦到苏联,往欧洲游历。
5日,张作霖致电吴佩孚公开表示谅解,正式提出联合问题。至此,昔日相互敌对的两大军阀集团,终于明目张胆地结成了反革命联盟。
6日,张之江等联名发表通电,表明国民军拥护中央。但冯玉祥的隐忍退让,反而更助长了直奉军阀的嚣张气焰,国民军不得不起而应战,国民军与直奉军阀联盟的战争于是爆发。
直奉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的同时,也把矛头对准了段祺瑞临时执政府。而同时,全国人民也看穿了段祺瑞投降卖国的本质,纷纷要求打倒段褀瑞卖国政府。
借助民众反段的风潮,国、共两党组织并发起,推翻段祺瑞卖国政府建立国民政府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北京的学生、工人、市民数万人举行游行示威,发展到其他各省的社会团体,又迅速席卷全国,反段呼声一呼百应。以致有直奉将领及国民军将领,呼应“真正代表民众之国民会议,由国民会议组织国民政府”。
为避免各方反对之锋芒,段褀瑞决定改组临时政府,增设国务院。但是,段祺瑞想把国务总理推到前台,以抵挡各方面的压力之手段未能平息运动风潮。
1926年1月8日,浙苏闽赣皖“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致电段褀瑞,公开对段褀瑞临时执政府拆台。紧接着,张作霖发表宣言,宣布东三省与段临时执政府断绝一切行政上关系。又通电自任东三省自治保安总司令兼军务总统官。
各派军阀也纷纷表示对段祺瑞的敌意,促其下台,此时,段祺瑞临时政府已大失人心,国民军也就转变了态度,也跟顺民意。
直奉军阀的联合,既反对国民军,又反对段祺瑞。在直奉军的联合强势进攻下,国民军节节败退。国民军派出代表,想暗中联奉反直,谈不拢。又反过来想联直反奉,且做出最大的让步,均告失败。
吴佩孚致电张作霖等人,明告其对国民军绝不妥协的态度。对待国民军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迫令该军缴械,另一个是令该军将领自行解职,并将所部悉数交出,听候收编。
4月15日,奉军占领通州,直鲁联军占领南苑,吴进抵西苑。当日,国民军退出北京。
1926年4月20日,段褀瑞在直鲁联军保护下离京赴津,至此,段褀瑞在唾骂声和各派军阀的角逐中狼狈下台。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84163/38c32ba4b4e018bc.jpg)
《北洋军阀史》、《近代史资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