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万卷好书读书会名家名作欣赏片段
『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沙特》片段1

『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沙特》片段1

作者: 白夜书摘 | 来源:发表于2020-08-30 20:49 被阅读0次
1.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者”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在这混淆上又加上了一点,那就是许多过去的作家往往被称为这个运动的成员,然而他们是否欣赏这一个被归属的团体,实在很有疑问。这样看来,我们也许可以说“存在主义”这个标签,应该完全地废弃。
2.拒绝归属于思想上任何一个派系,否认任何信仰团体(特别是各种体系)的充足性,将传统哲学视为表面的、经院的和远离生活的东西,而对它显然不满——这就是存在主义的核心。
3.地下室的人物把安适的“水晶宫”当做一个遥远的可能性加以描绘,并告诉我们某个个人必定会反叛它,想办法彻底把这不可忍受的安适摧毁。而齐克果,这个并未被放逐到西伯利亚——如年轻时的陀斯妥也夫斯基——却生活于干净卫生的哥本哈根的人,倒看出生活是如何被弄得越来越舒适,而决心“到处制造困难”。
4.他把整个的宇宙概念扫开,当它是一个使注意力分散的东西。“这些事以后,上帝试探亚伯拉罕,对他说:‘亚伯拉罕!’他回答说:‘我在这里!’上帝说:‘带着你的儿子,你唯一的儿子依撒喀,你最喜爱的儿子!’”对齐克果而言,这是人之处境,人的命运。世界在其中不占分量,它不能给予任何帮助,人的处境即是如此,而“有一件事是必要的”,就是决断。
5.齐克果不相信永恒不变的真理,不同意柏拉图之仰赖理性。对齐克果而言,伦理并非去洞见善,而是作决断。然而他忽视了决断与决断之间的不同:决断可分有见地的与无见地的,有理性的与无理性的,以及负责任的与不负责任的。然而,他看出理性不能使我们免下决断,他看出希腊人、基督徒以及近代哲学都在试图忽视这一个全然重要的事实——此处他的看法完全正确。这些人或沉思何为永恒,或分析道德关系,或试图证实他们的世界观,或证明基督教的优越,或者甚至证明上帝的存在——然而,这一切都是在试图逃避做选择的必要性。齐克果攻击神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的高傲传统,把它们当作是在黑夜中吹口哨(1),当作自我蒙骗,当作是一种不懈的努力以掩饰那决定性的决断——理性的种种证明全属次要,在这个理性的网幕之后,我们一直在下决断,而且必须进行决断。
6.齐克果与路德更为接近:他反对哲学,推崇个人主义。他回呼着路德出名的格言(确实比路德自己说得还好):“那要做基督徒的人必须把眼睛从理性中挖出来。”“你必须与理性分手,甚至不认识它,甚至把它杀死,否则一个人就不能进入天国。”以及:“理性是妓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沙特》片段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ae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