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读文本,尤其是散文时,应该关注字数、句子结构、句式等的变化。对此,作者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解读《答谢中书书》,作者关注中间写景部分的五个陈述句,发现表达各层意思的字数、构成句子结构的成分有差异,呈现的态势是字数越来越多,构成句子结构的成分不断增加。
二是解读《周亚夫军细柳》,作者发现第一段的三个句子是由两个“以”字领起。这显然是值得关注的。因此,可以以一个“以”字作为考究这篇作品章法布局的切入点。
【我的思考:当句子的字数、结构和句式等发生变化或出现特殊情况时,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往往就出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