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满江红4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4-08 07:29 被阅读0次
夜读:满江红4

岳飞这首壮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尽燕太子丹与众宾客在易水送别壮士荆轲刺秦时“发尽上指冠”之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

着“潇潇雨歇”四字,笔致不肯一泻直下,方见气度渊静,便知有异于狂夫叫嚣之浮词矣。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耸听,必定搜索剑拔弩张之文辞,以引动浮光掠影之耳目,于是道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真个令人迥出意表,怎不为之拍案叫绝!

此十四字,微微唱叹,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悲绪,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可为见证。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轻;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之必然反映,莫以现代之国家观念解释千年往事。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痛语,说与天下人体会。沉痛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寄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盖金人猖獗,荼毒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将军而言,“匈奴”实不难灭,踏破“贺兰”,黄龙直捣,并非夸饰自欺之大言也。“饥餐”、“渴饮”一联微嫌合掌;然不如此亦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千里万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即以文学家眼光论之,收拾全篇,神完气足,无复毫发遗憾,诵之令人神旺,令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人谗害,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复可望眼见他率领十万貔貅,与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此种词原不应以文字论长短,然即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贯,情致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相关文章

  • 夜读·宋词(4)

    北宋初年的隐士众多,林逋便是最著名的“四隐士”(陈抟、魏野、种放)其一。陶渊明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夜读·唐诗(4)

    在初唐的诗坛徜徉,陈子昂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受谗入狱,忧...

  • 夜读:望海潮4

    夜读柳永,思绪万千。那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风流才子,迫于权力的威势和现实的无奈,也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即使在文...

  • 夜读:武陵春4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当时北国沦陷,丈夫亡故,词人只身流寓浙江金华。这首词表达的就是这种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词...

  • 昨夜想到李敖……

    昨夜读此文[https://www.jianshu.com/p/69c5afd1a4e4],想到李敖这首诗。 《然...

  • 关于我看《满江红》这件事

    你们都看满江红了吗? 大家都说看《满江红》有后遗症,人家后遗症是背满江红,我就是晕啊! 那...

  • 听夜读

    每天听夜读,新华社夜读 人民日报夜读 央视新闻夜读,从这些夜读中涨了不少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知道了细节决定成败。...

  • 2017-11-17

    满江红

  • 《满江红》岁月吟哦

    大浪淘沙 2014-7-7 11:05 《满江红》 和先前填写的满江红 同题同韵不同意 《满江红》 辗转反侧,为哪...

  • 满江红•观电影《满江红》抒怀

    满江红•观电影《满江红》抒怀(柳永体) 步韵岳飞满江红原韵 文/金文丰(宝鸡) 怒气冲天,冤魂在、暗流未歇。千秋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满江红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bm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