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豆瓣8.4的高分收场,对于一部国产正剧来说实属不易,毕竟上一部引得万人空巷举国同追的国产剧可能还是……《还珠格格》。
不可否认,《人民的名义》对反腐大形势下的中国上下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比如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反腐的决心,引发了社会基层对政府反腐工作的积极响应,给现存的利益集团、官僚组织敲响了警钟等等。但电视剧最为一种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毕竟不具有任何法律效用,它无法从制度上、规则上打击甚至警醒不法分子。所以《人民的名义》更现实的意义是让人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让幻想转变为希望。可以说,《人民的名义》重拾了信心。
对比过往的国产主旋律影视剧,《人民的名义》有着有目共睹的“先进性”。
如今的国产剧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和需求,都会想方设法地戳中观众的G点,《人民的名义》也不例外。但和诸如“手撕鬼子”这样简单粗暴的以不惜拉低观众智商的原始桥段不同,《人民的名义》试图以更柔和、更自然的手法抚摸观众敏感的心,粗俗的说,《人民的名义》赢在了“前戏”。
国产剧对反面角色的塑造一直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坏人就要坏的彻底,甚至坏得莫名其妙,如果刨去刻意为之的“冷酷”、“无情”,也许就只剩下“无理取闹”了。对比后你会发现,《人民的名义》对剧中人物的塑造,尤其是反派的塑造有着相当微妙的把控,当然,以现在的国情,我们的电视剧是不允许好人不好的,但这部剧至少做到了让坏人不那么坏。
剧中高育良精心伪装着自己得体的形象和幸福的生活,沉浸在自己疑似玄学的理论世界里,虽然判了18年,但最后对侯亮平说出的那句“下课”却也让不少观众心头一颤;对于高小琴这样一个被迫走上弯路的女子,很多人对她的“恶行”给予了出乎意料的宽容,我们似乎听到更多的是对命运不公、现实残忍的感慨;在官二代赵瑞龙除了在国内两次雇杀手狙击失败以外,我们好像只看到他在不停的求人,求高书记、求李书记、甚至求香港的周生;剧中唯一一个让人不待见的应该就是祁同伟,他可能是剧中仅有的一个暴露了所有阴险、残忍和欲望的反面角色,而最后饮弹自尽的结局兴许也是作者对这个“于连”式人物的些许怜悯。
当然,没有百分百完美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也存在着不少毛病,原因有很多,大多是不可描述的。捡能说的,该剧对部分角色的塑造还是欠缺火候的,最明显的就是陆毅饰演的侯亮平。不少观众看完电视剧感觉侯亮平很“单薄”,他没有李达康讨喜的人设,没有高育良深不可测的神秘感,甚至没有祁同伟的话题度。他只是把自己应该做和想做的事情坚持做完了,观众在除了能夸赞他办事雷厉风行以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代入感。而另一个和他有着相同人设的陈海,只是在病床上躺了几集而已……
另外,观众吐槽最多的恐怕就是林华华、郑胜利、张宝宝的“快进三人组”了。为了剧情衔接也好,为了拍摄需求也罢,改编原著加入部分新角色在影视剧中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在丰富主线以外的剧情的同时,剧组也应该认真考虑一个问题——这些人为这部剧加分了吗?
说了这么多,我们不希望给《人民的名义》下任何定义或戴任何帽子,只希望今后同类题材的影视剧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希望影视工作者更好的将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融入作品中。当然,我们更希望政府反腐工作坚定地进行下去,不要让人民的名义变成人民的“自嗨”。
(本文来源neets.c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