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费说起

作者: 西山居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7-21 08:19 被阅读18次

    初到美国养成的第一个习惯,是给小费。且不论小费的多寡,在给的一刹那,在你把钱放在桌子上,或者在刷卡单上写下相应的数字,至少给了自己一个提示:刚刚你得到了一个人的服务,而在你安闲地坐在这里享用的时候,有人付出了劳动,那个人为你端茶送水,那个人为你点餐,并送上你要的佳肴,还会时不时过来问你有何需要。这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付费行为,其实包含了一个人的劳动获得认可,也包含了你应有的感恩。是的,如果是在家里就餐,那个泡茶续水的就是你,那个端盘子洗碗的也是你。你为了那些自己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惬意的时间,理应付出这些,让这些劳动着、工作着的人得到应有的报偿。

      社会阶层无论如何都是共生的。我们无法脱离开别人。和我们一起看过北京在这个繁华世界的,除了那些鲜衣怒马的光鲜人士,也有那些在城市间穿梭的快递小哥;有在家里安享尊荣的人,也有他们的保姆。昨天看到冯唐写的北京新八景,其实,每一个热爱这个城市的人,都有自己不能舍弃的北京的好景致。我爱后海,爱清华园,爱那些园林,也爱北京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充满智慧的市井。前段去圆明园,沿着福海走了一圈。园子里人很少,有人摇小船,清湖里的杂草。没有这些人的工作,园子只能日复一日地破败下去。

从小费说起

      我们的教育,似乎一直有一个暗流,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在求学和工作中有着立竿见影的影响。很多孩子在三本和职业学校的选择上,会直接选三本。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理想,最通俗的说法是,大家都想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可哪来的那么多办公室呢?把体力劳动者直接冠名为“劳力者”实在流毒不浅。现在,我们的语境变得更直白了,从来不知道汉语可以被应用到如此赤裸裸的程度——低端劳动力。我不懂什么是高端,亦不懂什么是低端。在美国,好多事要亲力亲为,不会做必然就得花大价钱请人来做。前几天,朋友帮我找人清了gutter,还有在入冬前剪一次草,这种活儿,几百美金计,我看不出有什么低端。别人能干我自己干不了的事,怎么能判定别人的低端呢?女儿上学总要经过一个老年公寓,常常会遇到一个为老年公寓除草和修理的工人,我说不准他是哪里人,也许有些西班牙血统或者来自原来西班牙殖民地区。他很热情,我送孩子回来后,有时会和他聊一会儿。他并不为老年公寓工作,而是在一家提供服务的公司,老年公寓有活儿,公司会派他到老年公寓,当然也会派到别的地方。他整天看上去都很快活,盛赞每一个经过的女士“beautiful”。那个状态,绝对是没有被社会贴过“低端”这样的标签的。

      其实和所谓”低端“的人接触,我常常感到汗颜。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开车走在东三环,停车等红灯,当时正下小雨。有一个在那儿乞讨的人,在我的车边站下。我一直很不喜欢这样的乞讨方式,觉得危险而且有极端强迫的味道,但还是摇下车窗随手抓了一张零钱递了过去。其时有昏暗的路灯灯光透过雨丝照过来,那个人细细辨认手里的钱。他在看钱,我在看他,他忽然把钱递过来,说:“太多了,给我换一张吧。”我这才看清是一张十元的。那一瞬间我真的很羞愧,自己的水准并没有这个乞讨的人好。要是我在谈判中由于对方的疏忽而拿到一个好条件或者赢得一个好条款,不知道自己在心里会怎样的自鸣得意,怎么肯告诉对方呢?更别提还给对方改正的机会。我含混说了一句“没错,就是给你的”,然后几乎落荒而逃。人生的际遇有时就是没有办法的事,落魄的,或者艰难的,并不意味着就是失败者。小时候有一次和父亲在路上走,父亲和一个人打招呼。后来跟我说,这人曾经是我们方圆多少里之内最富有的人,可是现在很穷了,给别人做体力活儿谋生。父亲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人是三穷三富过到老。”

从小费说起

      我是动手能力极差的人,好多活儿不会干,似乎也没有什么活儿能干得好,所以很崇拜那些动手能力强的人。前段时间家里厨房的瓷砖坏了,物业派了师傅来修。师傅的手工极好,贴得严丝合缝。他看到有可能坏的地方,尽管没在修理范围内,也都帮我弄好了。那天雾霾,可是因为用胶,又不能不开窗,他一个人就在那里干了有半个小时。我给他一些钱,他却似乎被钱烫了手,说你已经付物业钱了。他的逻辑很清楚,他拿了物业公司的工资,我付了物业公司修理费,他就不能再收我的钱。如果这样的人低端,那我就更低端。我坚持给他,他临走时还嘱咐我,如果瓷砖有问题再来找他。这样的人很多,我后来发现,家里来的修理工和运钢琴的几乎都如此,他们从来没觉得自己的劳动有很大的价值,自己在劳动中展现的技巧和能力应该获得尊重和更大的报酬。其实在我这样能力差的人眼里,那是多么了不起。

      前些天朋友告诉我,剪草的工人说我的草太长,所以多收了我50美金。希望有一天,我们所谓的“低端劳动力”能够明白,像我这样坐而论道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是理所应当为他们的劳动付费,他们理所应当的到自己的劳动报酬,同时,还有这个社会的尊重。

从小费说起

      前几年去杜甫草堂,看到那首著名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古文不好,不知道这个“寒士”做何解。是穷的读书人呢?是穷人呢?还仅仅就是,那些无处可去的寒冷的人?杜甫身后的草堂对他已经没有用处,能为寒士在活着的时候提供一个冬天能取暖、夏天能避暑的空间,才是善莫大焉。

相关文章

  • 从小费说起

    初到美国养成的第一个习惯,是给小费。且不论小费的多寡,在给的一刹那,在你把钱放在桌子上,或者在刷卡单上写下相...

  • 抄底

    底部区域应该买入这样的股票 原创: 小费 小费财经 今天 “本周六小费将预测一下本次房价能回调到什么价位,小费目前...

  • 没给你小费,真的很抱歉

    从越南旅游回来已经一个月了,心里还是有些愧疚——关于小费问题。 本来说,越南不是一个小费制国家,但...

  • 谈谈美国的小费文化

    谈谈美国的小费文化。想必很多人无论是旅游、移民、留学还是从电视、新闻等等方面了解到美国的小费文化,这似乎成了他们一...

  • 泰国【曼谷&芭提雅】游记(二)在路上

    不知为何,这里的商家流行给小费,从落地签开始,我们就领教到了给小费的便利。 在入住酒店之前,领队就给了我们每间房三...

  • 从我写《说起》说起

    “知青”是当代国人既绕不开,又躲不过的一个沉重话题。不唯是涉及1700万人的上一辈和下一代如此庞大的群体,而是...

  • 小费

    文|二四2018/3/22 周四 晴 刚去酒店实习的时候,就听说会收到小费的事情,我和同学进到我们部门就...

  • 小费

    小费 八万这种乡村小镇,才华和金子是很容易埋藏的,而一个有能力做事而没有在工作的人是无处遁形的。 从龙岗偷回来的“...

  • 小费

    天气风和日丽,天空瓦蓝瓦蓝的,带着丝丝白云,很漂亮。四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带着些许的疲倦,带着对家人的思念,...

  • 小费

    现在是下午5点30分,在一家五星酒店的员工通道前面站着一个年青的小伙子,身材适中,站姿笔挺,眼睛如炬,嘴巴紧闭,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小费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fm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