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之后才能够体会到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多么的幸运。
在我还和老施和双鱼座女王住在一起时,逆反期经常要求他们不要干涉我的生活以及更多的个人空间,双鱼座女王经常横眉怒目的怼我:“你不能一边享受中式家长给你带来的便利一边又要求享受西方教育式的自由。”
青春期髓鞘质还没发育完全,我还没长好的大脑对此总是置若罔闻,第二天该不洗的杯子盘子还是堆在水槽里。
双鱼座女王经常对我崇尚的西方价值观报以冷嘲热讽:“哼,老外家庭那么多个孩子,十八岁出家门前能每人发个Ipad就不错了,哪像中国式家长还要给你操心房子车子。”
我还是左耳进右耳出,此类言论被自动归类于夜晚躺在床上的孩子不闭上眼睛大灰狼就会来吃人的恐吓故事。
但在了解了真实的英国本地家庭之后,我发现这还真不是恐吓,真实的状况甚至还没有双鱼座女王口中的温柔。
误区是有的,比如西方家庭并不真的是十八岁就把孩子扫地出门,但十八岁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必须在这个年纪做出未来的人生规划。
在访谈了周围小伙伴之后,我几乎没有发现一个当地人是独生子女的情况。当我和他们聊起中国的一胎政策之后,他们很好奇的围拢过来抛出知乎式问题“当独生子女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按照粗略估计,平均下来每个家庭有三到四个孩子,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已经算人丁稀少,会被问“你小时候会孤单吗?”的那种少。
在这种大背景下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家庭有四个孩子,他们首先会经历全部免费的义务制教育小学和中学,之后再上高中之前就要做出抉择是走学术路线还是职业路线,最后在毕业前就要面对个问题
“到底要不要去上大学?”
这个问题摆在中式一到三四线城市的家庭就是一个毫无悬念的傻瓜问题,在中国大学都已经被视作基础教育中的一环了,没有大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只要能考上,再贫困砸锅卖铁都要去啊。
但对西方家庭的孩子就是一道选择题,因为大学学费肯定是需要父母出资的。假设家里有四个孩子,一个英国普通工薪阶层的父母绝对负担不起让每个孩子都去念大学的费用,甚至很多家庭在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她准备大学教育基金。
老友记中钱德勒和莫妮卡说以后生几个孩子选一个最喜欢的送他去上大学,这句话并不是情景喜剧的台词,而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问题来了,父母为什么要出资赞助你去上大学,而不是让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去呢?
听起来好像是圆梦工程里的场景
这时候就不再是兄弟姐妹谁表现好给谁一粒糖的事,而是父母决定众多孩子中哪一个值得被投资,拿在手中的奖励也不是无足轻重的片刻甜蜜,而是决定人生方向的教育层次。
不过也没所谓,因为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想上大学。
再举个列子,在摩登家庭中大姐Haley智商不高也不够用功,但她有敏锐的时尚嗅觉。而Alex从小学霸人设,高中毕业申请进了加州理工。最小的Luke呆萌有余但目测也不会选择走上大学这条路。
作为父母的Claire和Phil也从来没有强迫过Haley和Luke好好学习要像Alex一样考上大学,最大的后来当了时装设计师的助理,最小的目前还在各种飘。西方父母的确是尊重了孩子们的意愿,但其实话说回来假设Dunphy家三个孩子都是学霸中霸,考上了哈佛或者MIT,Claire和Phil真的能拿出那么多钱供三个孩子上大学吗?
站在这种角度想,这其实也是一种没有选择的无奈,其他孩子自己选择了道路,父母也能轻松些现实些,将资产投资在需要的孩子身上。
在这里想表明的态度并不是说读大学是唯一的出路,实际上而是更高的教育水平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权利。比如Alex毕业之后她想当个设计师助理就可以去当个设计师助理,但Haley却不可能想去加州理工当研究员就当研究员。
所以在一次Haley犯傻之后Claire曾对Alex说:“你以后要保证姐姐的生活。”虽然这是引起戏剧效果的一句台词,但潜意识中Haley未来的人生道路受到限制确实是事实。
但这种对待人生的选择是Haley在青春期见识有限的情况下决定的,没有人能够保证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她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获得更高学历就走上了职业道路。而中国的父母恰巧在做的就是这件事,用一时的痛苦去逼迫下一代做他们所能预见到最长远的选择。这其中当然包含了许多主观因素,也是中式教育会有不够尊重孩子独立意志的问题所在。
能够上大学也不意味着到达了美好的终点,身边所有当地小伙伴,几乎人人都有一份兼职。
暂且剔除来自特别有钱的,85%以上的英国大学生都是普罗大众。
一个来自伦敦,家里只有一个哥哥条件相对较好的小伙伴和我说她的生活费是一周60磅。
60磅是什么概念呢?在诺丁汉这个大学村吃个环境优美的饭店只点一份主食要20磅左右,一杯咖啡2.5磅,吃最最最便宜的学校食堂和苍蝇馆快餐要4到5磅。一个星期60磅折合下来一天花费8.5磅多一点,等于早饭不吃午餐加晚餐。
然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说每个星期三晚上Social得买点饮料吧,一瓶朗姆4磅左右,还肯定不可能只买一瓶。还有各种门票,一个晚上下来再省也要20磅左右。所以这60磅的生活费怎么节流都是不够的,剩下支出的只有兼职来开源。
所以纵观所有本地小伙伴的Facebook,他们的主页上都有曾在哪里哪里工作的记录,工种和地点五花八门,有Costa咖啡师,有调酒师,收银员,修理行……父母提供的只是大学学费,生活费大部分还得自己来。
还记得在诺丁汉广场的圣诞节小镇上,我和朋友一起坐在小木屋里喝热巧克力,走过来为我们服务的是一个看起来不超过十二岁的小女孩。我还怀着怪阿姨式的惊讶问她你在这里工作啊?她维持着尴尬不失礼貌的微笑白了我一眼,这个木屋是她父母经营的,收收杯子有什么好惊讶的。
兼职是理所应当的,工作是理所应当的,独立也是理所应当的,西方父母认为“你必须要为自己的消费水平买单是理所应当的逻辑”相比于国内父母“你只要好好读书钱的事情不要考虑”的想法实在是天差地别。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中式教育的物质幸福指数实在是很高了。
什么十八岁出扫地出门前发个ipad都是双鱼座女王最乐观的假设了,现实层面中最多发个遥控器。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换句话说作为父母我凭什么要为你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
所以相比于我们而言,他们反而更懂得物质的珍贵。
在和社团圣诞节聚餐的时候,一个从来不参加Social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女生坐在我身边。
我为了打破沉默就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和她尬聊。
她是数学系的学霸,给我的感觉像是生活大爆炸里的Amy。说起话来逻辑清晰,又有一点点缺失人情世故的神经,总之给人一种十分合适学术钻研的感觉。
她说这是她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我顺理成章的问她是不是会继续读研究生。她极端坦白的和我说她想读啊,但是负担不起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几乎被这个回答噎住了。在中国三到一线城市中给我的感觉是只有考不上的研,没有读不起的研。
我不禁回想起在国内家庭聚餐之后,舅舅随意的问还在上小学的表妹“你以后想不想出国呀?想去哪个国家呀?”,表妹玩着玩具心不在焉的摇头说不想。
对我们来说是一项选择的事,可能对世界另一端的同龄人来说是奢望。
如今再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大赞国外教育,国外人文水平如何同时抨击国内教育中式家长这种极端片面的言论我都会下意识想拉黑。只拿最好一面和最坏一面来进行对比的行为是极端无耻的。
在走过一段人生路程之后,我开始无比赞同双鱼座女王的一句话
“你不能一边享受中式家长给你带来的便利一边又要求享受西方教育式的自由。”
两种教育方式都有各自的痛并快乐。
综合以上论述,我感谢老施和双鱼座女王的付出,回想起过去从小学到大学的种种青春期行为,放在西方背景下哪还可能大学毕业一拍脑袋就去英国念心理学。可能早就限定于某份蓝领工作,哪个餐厅缺服务员去哪儿,天天吃着最廉价的快餐,最后中年死于肥胖症。
这么代入感极强的一想,真是毛骨悚然的感谢自己的出生设定
感谢他们在提供了中式家庭优渥的物质条件之后,又尽自己最大可能的给予了我西式的自由程度。
投胎是门技术活,
这句调侃是跨种族跨地域的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