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十月芦苇荡

作者: 数数扁桃 | 来源:发表于2023-11-25 10:22 被阅读0次

(一)小城

十月的小城是祥和的。

清晨,蒙蒙的雾气轻盈地笼罩在小城上空,空气中微微带些凉意,十月的天气已然摆脱了夏日令人燥热的针芒。湘北市场人群涌动,街道很是拥挤、吵闹,道路两旁摆满了小摊、小贩,使得本身就不是很宽敞的街道更加拥堵,拥挤街道中间的人群之间还有着电动车、三轮车、甚至是小车在缓慢穿梭。然而,这里的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听不到他们的抱怨,听到的只是他们习以为常地在拥挤街道中的砍价还价声。

这,就是小城的时光,喧闹繁杂中透露着一丝小城才有的散漫。

一直很喜欢这样的城市,陌生中带着些许的神秘,又有着独属于它的地方灵韵。小城不广为世人所知,却也有一番别样的风味,隐藏着它独有的文化底蕴与历史。

小城里的人总是那么的简单,他们活在小城里,他们对周边的世界也不太关心。当我和朋友根据攻略找到这里,问小城里的路人南洞庭位置在哪个方向时,他们大都只是茫然地望着我们摇着头。不过,尽管他们绞尽脑子也想不出我们所问的南洞庭在哪里,但是他们回答我们这两个陌生人时的态度却是十分热情的,“洞庭湖确实就在附近,往城北方向几公里就到了,但是你们说的南洞庭却是不知道了。”

小城的人们就是如此的简单,他们似乎不知道自己所生活的小城所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历史,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所生活小城里所谓的名胜古迹。他们只是平静地生活在这座洞庭湖边的小城里,简简单单,悠然自在。我跟朋友开玩笑地说道,就算附近有什么历史名胜(根据查阅的攻略,这座小城确实有多处历史名胜)就算在一公里范围以内,他们可能都不会知道...,朋友也只是无奈地笑笑。

(二)小船

我和朋友相约来到这座小城时还是清晨,两人都没有吃早餐。在问了许多人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之后,我们决定先去吃早餐。我们在湘北市场附件的一家小饭馆吃了碗当地的米粉,在吃完早餐结账的时候,我随意地问了句小店老板知不知道南洞庭在哪里,老板立马和小城里其他人一样,热情地问答我们。不过,小店的老板毕竟还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他立马知道我们是来这里游玩的外地人。他仔细地倾听我们描述了一番,思索片刻后告诉我们,我们口中所谓的南洞庭应当就是往北方向的洞庭湖,因为那个地方经常有外地游客去那里游玩。

“那片湖域是不是有芦苇荡?”朋友兴奋地问道。

“芦苇荡?哦,你说的是湖中长满了芦苇的小洲吧?”

“应该就是的!”

“那应当就是那里咯!”老板悠然地点起了一根烟,顺便还递给我们,我们连连摆手表示自己不抽,“其实呀,对于我们本地人来说,谁说南洞庭呀,人们一般都只会说去洞庭湖,所以你们问他们南洞庭难怪他们会不知道呀!至于你们说的芦苇荡呀,那就更别提了。”

在经历了一番小小的挫折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洞庭湖的岸边。我们寻到岸边的一家小店,问店里的老板娘这里是否是南洞庭湖时,对方的眼神立马变得警觉起来。当我们说明了我们的来意之后,老板娘在打量了我们一番之后还是相信了我们,她说可以给我们联系一家能够去南洞庭看芦苇荡的小船,说着,她便立即拿起手机拨打电话。电话不久之后便有一位老人从码头走了上来。

老人看起来五十多岁的样子,黝黑的皮肤,不是很高,身材偏瘦,同时微微地有些佝偻,在老板娘简单的说明之后便带着我们下了码头。

老人的话不多,带着我们从岸堤边的两排民房中间穿过,在尽头处穿过一张铁门之后,便到达了水岸边。我们看到了两艘很大的货轮,在我们的脚下,有一块小木板搭在其中的一条大船上,老人指着停在两艘大船中间的小船,告诉我们那是他们家的船。我们顺着老人指着的方向望去,在水波的作用下,下面的小船还在摇摇晃晃。老人带着我们从木板上来到了大船上,接着又从大船辗转跳到老人的小船上。

老人的木船看起来应该有些年纪了的。不过,船看起来有些陈旧,但是船本身来却很是干净的。船上的木板焕发着暗沉的黄色,透露着时间久远的气息。看到船头的油布,我好奇地摸了摸,滑溜溜的,而油布也应该是有些年纪了的,油布和船身一样,非常干净。

老人说,这船已经跟了他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几年来他们两口一直都是以船为家,在船上吃饭,在船上睡觉,在船上工作,这首小船俨然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切。靠着这艘船,他们养活了他们一家人,现在儿子、女儿都已上大学了,准备再干几年就退休了。说道这里,老人脸上黝黑的皱纹不自觉地舒展开来。问及老人的老家在哪里时,老人告诉我们他的老家在上一个镇(什么名字却是没有记住),开船也要个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家。显然,他已离不开这水,离不开这船了,计算回家的路程也都得用水路的时间了。

在简单的寒暄之后,我们便朝着南洞庭出发了。

(三)水域

随着小船上马达声轰隆隆响起,我们离开了岸边,朝着南洞庭湖水域驶去。在船驶出码头时,老人叫我和朋友躲进了船舱,并且在舱里躺下。看着我们疑惑的眼神,一直在船舱里的老妇告诉我们,“这里上个月发生了一起事故,船翻了,淹死了两个人,所以现在查得很严,不允许私带游客游玩。”

我们这才明白为何刚刚小店的老板娘会对我们有着如此警觉。但是想到上个月才淹死人,又想到自己这只旱鸭子,心里不免又有些担心害怕起来,可是,当我想到等下可以看到湖中的芦苇荡时,内心又不免一阵兴奋激动起来。

当船远离码头,驶过了一片宽阔的水域,拐进了另外一片州与州之间比较隐蔽的水域时,老妇才让我们从船舱里出来。我们在船的一头,而老人则在船头的另外一头驾驶着船。小船的马达声音很大,但是很奇怪,在这片宁静的水域中我却并未感到很吵,好像马达的轰隆声被这平静宽阔的水域给吸走了。

我们站立在船头望着四周,两边的州上是成片的白杨树。白杨树整齐排在水域的两旁,高高瘦瘦的,在朦朦胧胧的雾气中显得格外的神秘,这让我想起了《绿衣骑士》中朦胧雾气中的巨人。老妇告诉我们,这片水域里,所有州上的白杨都已有人承包了,待到白杨树长好之后,人们便会用很大铁皮船将白杨树运送到造纸厂,刚刚他两旁停靠的那两首大船便是专门用来运芦苇与白杨树的...

在闲聊中,小船很快便驶出了那片洲与洲之间的狭长水域。刚出了这片狭长的水域,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另外一番广阔的天地。

在茫茫的雾气中,我们仿佛进入到了一个异域国度之中,那里是无边无垠的水域,那里是一个白色的国度。我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景致,眼前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在远处,我还能看到一条若隐若现的灰色长带。偶尔,还能能看到远处点点帆影,但很快又如幽影般地消散在这十月清幽的寒意中。太阳还没有穿刺这清晨的水雾,船在行驶中,人也感受到了阵阵带着潮湿感的凉意。

水雾中的世界

此刻的朋友仿佛已陶醉在这片水天景色当中了,它站立在船头,仿佛在观望着什么,又仿佛在思索着什么、寻找着什么...

(四)芦苇荡

终于,我们穿过那片宽阔的水域,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航行之后,来到了我们此次攻略的目的地——南洞庭中的芦苇荡。

果然,如那小餐馆的老板所说,攻略中的芦苇荡其实就是一个长满了芦苇的小洲,老人将船停靠在了芦苇荡所在小洲的“码头”上。所谓的码头,其实也就是小洲上一条小河的出口处,那块小三角洲地带比较平坦,方便船靠岸。站在船头,能够看到小河两岸长着两排高高的白杨,小河的两旁便是一望无际的芦苇了。

小洲上的“码头”

其实,或许这不能称为河罢,它本身与湖相连,河水几乎是静止的,看不出小河中水的流向,也不知水是从河里中注入湖中,还是湖水灌入小河。毕竟,这里本身就水的世界。老人说这里本来就是涨水为湖,落水为洲的,每当汛期来临的时候,这里最高的白杨树也会被淹没得只剩下树梢。

听完老人的话,我抬头望着高高的白杨树。望着起码有十几米高的白杨树,我不敢想象到那时会是怎样的一片水世界。想着之前在船上问老人为什么这么多小洲却无人居住的傻问题,自己不禁暗暗发笑。

很快,老人便帮我们搭好了小桥,并且为我们准备了两双干净的胶鞋。芦苇荡入口处有一条小路,我们下船之后便沿着那条小路朝里走去。芦苇超过一个人的高度,由于已进入了深秋,青绿的叶子大多已有些偏黄,但也还没有完全枯脆。

进入到芦苇荡中,我们的身边便只有满世界的芦苇了,在我们眼前只有一条小路延伸至芦苇王国的深处。不过,后来我们才庆幸,幸亏只有一条路,如若不然,我们还真的很有可能会迷失在这芦苇的王国中。芦苇荡中的小路显然还没有开发完全,小路带着很原野味道:路途中,不断地有倒掉的芦苇横亘在路中,长长的枝叶还略显得锋利,当我们往里走了一段路程后,手臂上已被划破了多道伤痕,感觉手臂痒痒的。

不过,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我置身在这芦苇的世界当中,听着风从芦苇上方刮过,听着不远处的水浪拍打小洲岸堤的声音时,我完全被陶醉在了这芦苇的世界里了。儿童时候的奇怪幻想再次涌了上来,我仿佛跌入到了儿时的童话世界里,那里有风的精灵,有芦苇骑士,那里还有一座水中的城堡,他们在童话的城堡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五)船上的午餐

从芦苇荡出来已经中午十二点多,老妇已经在船上开始做饭了。在船头抽着焊烟的老人看到我们从芦苇荡中出来不免有些惊讶,“你们大老远地跑来这里,怎么不多玩一会儿?”

“来这里体会到了芦苇荡的世界就心满意足了。”我和朋友似乎都是那种典型的心血来潮的人,不然也不会在这个国庆里突发奇想地想到来这里玩上一天。

老人听后笑笑,“我以前还遇到过天快黑了都还没出来的,搞得我快急死了。”

待我们换好鞋后,老人便再次发动了马达,我们开始了往回的路程了,而老妇则在航行中继续做着饭。

往回的路上,老人特意驾驶着小船沿着芦苇荡所在的小洲周边驶过。在船头,我看到小洲周边无数的芦苇根茎浸泡在水中,根茎附近是那种黄黄的泥水。小船驶过,激起了小小的浪花敲打在岸边,芦苇在水中逍遥地摇晃着,仿佛在迎送着我们离开。

在回去的时候,湖面上的雾气已经全部消失了,湖面上也清晰起来,当我们远离芦苇荡时,整个小洲的轮廓也出现在我们眼前,而远处,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广阔无垠的水域了。一路上,我们看到湖中不少的小洲,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洲上停留的白鹭,而当我们再次回到那片狭长水域时,我们回头望向远方,这才发现早晨在湖面上看到的白茫茫雾气中那条带着灰色的长带,实际上是一个狭长的小洲上长着的一排高高的白杨树横亘在水面。顿时,所有的迷雾都解开了,而当我们进入到码头水域时,我们还是按照老人的要求,躲进了船舱里,并且躺了下来。

洲上的白鹭

回到码头的时候已是下午将两点,太阳也刺穿了所有的雾霭,显得有些毒辣起来。朋友和我又回到了渡船内。老人的船依旧停靠在两艘大船的中间,这时午餐也已经做好。虽然吃饭的空间略显拥挤,不过第一次在船上吃饭却也另有一番风味。船随着湖中的水有些晃荡,耳边响着哗哗的水声,我们一边感受微微的颠簸,一边听着身边的水声,一边吃着午餐。

吃饭的时候,老人家嘴边总是在不停的说自己做的饭菜,不好吃,不好吃。她的客套话和乡下母亲的客套话如出一辙,母亲在做好一桌菜后也总是会在饭桌上重复地对客人说,“没什么吃的,莫见怪”、“没什么吃的,莫见怪”。

吃过饭,老妇又给我们每人泡上了一杯擂茶。端起热热的茶杯,我们又跟老人闲聊起来。老人告诉我们,在开船之前他还做过生意,也跑过许多地方,他还去过我的家乡醴陵,那时做的是倒卖瓷器的生意。直到二十年前才买了这条船,在打了几年鱼之后便做起了这行,一干就是二十年。二十多年,似乎就这么一眨眼在水上过来了。

接着,老人跟我们讲起了我们感兴趣的芦苇荡。他说要是春天来就更好了,芦苇才长到其人腰的高度,整个一片青绿的世界中,风一吹,州上便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波浪,那个景色才叫好看。接着他还给我吟起了一首不知是哪位诗人留下来的一句诗:“风吹芦苇青针叶”。

老人喝了一口擂茶,接着说,南洞庭湖面上的日出日落也是极美的。老人还告诉我们今天春天的时候,有几位摄影家租了他的船天还没亮就出发去洞庭湖面拍摄了日出。虽然我们没有看过,但从老人的描述中,我臆想着那种唯美的景象:清晨矗立船头,一片霞光映红了整个江面,远处的州岛上是大片的芦苇荡以及成片的白杨林,水天一色,帆影点点,州中有湖,湖中有舟...

离开的时候,问及老人午饭多少钱的时候,老人连连摆手,“本就是家常便饭,还要什么钱咯!下次你们要是再来,我们好去买菜,这次真的是非常简陋,还不知道你们吃得习惯不?”

然而,我和朋友商量后还是决定按照我们所认为适合的价格给了老人饭钱,虽然不多,不为别的,只为了这一片淳朴。

我们简短的旅程也就算这么结束了,回到小城后,我们又来到小城汽车站,然后各回各家,合找各妈。坐在车上的时候,我回味着今天的游玩经历,感到心满意足,也许我们看到并非是风景名胜,亦或者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不是芦苇荡风景最美得的时节),但是我们却看到了沅江它独特的一隅,也度过到了属于自己的美好一天。

PS:这是几年以前和朋友一起去南洞庭游玩的小记,那时还简单纯粹地热爱着文学,游玩之后写下了这篇小文。前几日在办公室听着那些年轻人聊着各自游玩时的感受,忍不住找了出来,对有明显错误的地方进行了修改,记录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以此来回味一下!

另:前几天有个看了我的《数数扁桃,也是开始》的网友留言说,既然不在意,为何要修改后再发?既然不在乎有没有人看,那又为何要发出来?

细细思索,似乎也真是这么回事,这或许就是所说的自己写作思维逻辑不够严谨的地方吧,不过我想说的是:反复修改主要是想让文章尽量以最小的错误发出,也算是对自己的负责,至于为什么要发出,这确实是一个难以回答的矛盾问题,我想,或许是想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吧!

相关文章

  • 结束,开始

    十月结束,西藏行的游记照片还在整理中。

  • 常念起

    “在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请记住我。” ––寻梦环游记 昨天农历十月...

  • 酒泉行:为旅游插上传播的翅膀

    ———中国媒体旅游记者联盟的使命 中国媒体旅游记者联盟,在2018金秋十月,特意选择了一个秋味最浓郁、最彻底的地...

  • 诗词记游白洋淀

    鹧鸪天.白洋淀游记 浮生此日最悠闲,白洋淀里小流连。二十年前重游地,沧桑弹指在瞬间。 白鸟翻,莲花灿,芦苇荡里忆当...

  • 听,没有见

    我听见雨天马路的声音 像九月你缺席的海 不汹涌 温柔 我听见春天入冬的声音 像十月芦苇荡的风 不声张 粘稠 我听见...

  • 忆儿时采粽叶

    芦苇荡,芦苇壮 端午来临芦叶香 芦叶香,孩童乐 提着竹篮挽着筐 手拉手,把歌唱 清晨来到芦苇荡 芦苇荡,真漂亮 露...

  • 深秋的芦苇荡

    深秋的芦苇荡

  • 芦苇荡哟,芦苇荡

    吉布日洛 芦苇荡哟,芦苇荡 你把那只母鹅 藏到云朵的哪一片羽毛里啦? 一个孩子蹦着跳着不见了踪影 芦苇荡哟,你一定...

  • 有趣经历(于昊作品集二)

    游记 小洋口之行 十月一日,早上九点的小洋口,车水马龙,海风在耳边歌唱,...

  • 太行精神 光耀千秋

    太行丰碑 光耀千秋 --板山、黄崖洞游记 2022年寒衣节(十月初一)刚过,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记:十月芦苇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ho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