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重温了一遍又一遍《甄嬛传》之后,终于可以跳脱出那些宏大的场面和剧情的爆点,去关注曾经会快速略过的部分,才发现这些被略过的微不足道才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投射。
从甄嬛与皇帝决裂,到准备离宫去往甘露寺,前前后后不到一集,茉莉已经写过三篇文章,在几个细碎的瞬间里捕捉甄嬛对事业的、对爱性的、对亲情的周全。
可能只有生命到了某个年纪某种状态之后,才能体味出在对错输赢以外的“真情”。
今天想讲的是甄嬛与眉庄之间的这场别离。
甄嬛即将启程前往甘露寺,眉庄和温太医前来送行。眉庄上前一把握住甄嬛的手,叫了声“嬛儿”,再无别话。
在这样的沉默里我们看到了最深的「情」。
常常情到深处内心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怎么讲,本来打了一大通腹稿,有各种感言,见到那个人的时候却不知从何说起了。
眉庄急匆匆地赶来看甄嬛,这很可能是两个人最后一次见面了,旁边的太监还讲明了要赶时间,意思是有什么话赶紧说,但握住姐妹手的一瞬间忽然觉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如果不那样亲近,就会有寒暄,有客套,之前看到的甄嬛和敬妃道别,甄嬛和皇上道别,都是要讲很多话的。
只有跟最亲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其他人身上是没有的。此刻眉庄和甄嬛是无言,就这样握住彼此的手,什么话都不讲。
这就是亲近,是一种默契,即便什么也不讲都知道对方心意的默契。
无言是最高级的默契。
生活里我们会面对很多人,有的人和他们在一起要拼命找话题,一直聊天,只要停下来就好像空气都凝滞了,特别尴尬;有的人在一起即便不讲话,各自刷着手机,却还是很自得。
常常前者是同事、隔壁邻居或者初相识的陌生人;后者更多是亲人或伴侣。
并不是说我们把体面给了外人,只是更多时候会把安全感放在最亲的人身上。
身边有一个能够相处无言且舒服的人其实是一种幸运。
见眉庄和甄嬛彼此不说话,温实初只好出来打破局面,向甄嬛汇报甄父的病情,说他已经好多了,能够饮食如常。
这时候甄嬛就要答话,最近一边读《红楼梦》,一边重温《甄嬛传》,难免会把其中的人与物交融在一起,尤其是看这段准备离宫的情节,越发觉得甄嬛像宝钗,事事时时在周全着所有人。
明明这个时候她是最惨的,承受了事业、爱情、亲情三重打击,还要不抛弃不放弃,尽可能做到最好。
从积极的角度去看,无论宝钗还是甄嬛,身上都有一种「生机」,任何境遇里都不会轻易放弃生之向往,像她们这样的人是绝不会对生命轻易摆烂的。
所以听到父亲的病情,甄嬛给出的回复是:“父亲病一好,就不宜留在京中,以免再有什么差错。”
她永远在想如何趋吉避凶,永远在周全身边人的生路。
对眉庄的周全也是如此。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她把眉庄托付又托付。
在与敬妃道别时,她说:“也请姐姐顾念往日情谊,帮我照顾好眉姐姐。”
在当下她对温太医说:“温大人,姐姐孤身一人,我把她托付于你,万望顾全,不要落入他人陷阱。”
她还特意亲自嘱咐眉庄:“姐姐在宫中一日,就千万要留意安陵容和皇后,不要为我使意气,安心保重自己要紧。”
看到这段真的很感动,一个人自己已经沦落到尘埃里,还在为另一个人的后路做打算。从甄嬛对所有人的安排里看到了一个女人在绝境中的了不起。
我想如果甄嬛似宝钗,那这一出宫绝对是人生的一个打击和失败。
但宝钗式的人物绝对不会轻易让人看到她的软弱。《红楼梦》最后宝玉出家,袭人王夫人等都快哭死过去了,宝钗只是暗自掉泪,家里大小一应事情还在亲力亲为地处理。
甄嬛也是一样,这时候她不说自己的千难万难,却还在让眉姐姐保重,这是对友情的周全,更是对生命的一种执着。
哪怕片甲不留,也要凭一己之力去重建。
反观黛玉的生命透着一种决绝,比如焚稿断痴情,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候,得知宝玉娶了宝钗,她宁可把代表了他们之间爱情的信物付之一炬,也不愿留给人间一丁点念想。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质,其实和“宁可枝头抱香死”的眉庄有些相像。
但眉庄和黛玉看待生命是另一种豁达,当把世俗名利看淡,得知一切荣华富贵恩爱缱绻不过是镜花水月梦一场后,有一种对生命本质的了悟。
所以她会对甄嬛说:“去了也好,正好离了这里,你也有个解脱。”
很多人看甄嬛离宫会觉得是一种失败,好像从富丽堂皇的皇宫到清静无为的佛寺就成了彻头彻尾的loser。在宫里混不下去了,被大厂劝退不得不卷铺盖走人,北上广深各种漂不灵了,不得不逃离,这里面有一种世俗的成功与失败的对立。
但眉庄不这样看,她觉得是一种解脱。
如果说甄嬛追求的是人生的圆满和对人的周全,那么眉庄便是追求自我解脱,甄嬛离宫于她而言是“你走了,我一个人还有什么意思?只盼着能和你一起便罢了。”
这句话里黛玉那种强烈的映照感又跑出来了,不在意什么荣华富贵,不在意去哪里,追求的便是和自己喜欢的合得来的人在一起。
其实人身上难免都会有这种对立和矛盾,究竟是追求入世的成功还是出世的自由?是现实的隐忍和妥协,还是活出自我的潇洒和率性?
恐怕在人生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这里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我们从中应该看到的是同一件事对不同人而言的两种心境和选择。
哪怕人生就此跌落,了却红尘,甄嬛留给眉姐姐的还是一抹笑颜,这就是她的自我克制,是「隐忍」;眉庄见到甄嬛的一刻就“欲语泪先流”,是自我的释放,是「率性」。
但这两种行为和选择里又都饱含着彼此的情谊。
回到甄嬛与眉庄的别离,蒋勋先生写:“人与人之间,除了生离与死别,并无第三种结局。”
初读这句话时实在大为震撼,好像捅破了心里明知道却一直不敢担待的那层窗户纸。以我自己为例,三十几年已经把生离死别经历了个遍,比如和自己的亲人祖父、外祖父还有母亲天人永隔;比如和自己儿时的玩伴从形影不离到散落天涯;比如和曾经交往过的男友从肌肤相亲到桥归桥路归路……多少痛苦、遗憾和不舍,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和平常,这或许就是生命之课。
大抵每个人都是如此,走到了若干四季,离的离,散的散,然后四季轮回,周而复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还没来得及做的事,尚未说出口的话,会否悔不当初?可凭他什么,只能化作斑斑泪痕往心里流。
如果别离是注定的归途,能好好道别,也可算是幸事一件。
倘若没来得及说“爱你”,或许可以好好讲一声“再见”。
-END-
文/萝茉莉,想去冰岛找精灵的老女孩儿,陪你看剧看人生看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