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死亡。
我们一直被囚禁着,在这个世界与我们不同的人生经历来看待着周遭的一切。
孩童时我们判断对错是谁会对我们好,以及亲密关系的程度这是一般都是爸爸妈妈是最亲密。他们的思维很单纯好就是谁对我好就是好,对我坏则是坏。
开始读书识字了,了解了世界的规则和法律,有比较清晰的世界观和禁止的事情,这是我们被法律,道德,书本知识,以及父母经常讲的一些他们认为的人生哲理,我们也被这些所囚禁。这是思维好像永远停留在自己身上,很少关注外界,与自己无关的事物很少有回应。
到了成人阶段,我们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不再是那小小的一角,我们好奇的探索着未知的事物,不断探索,不断发现自己越来越无知。对自身也没有那么大的自信,我们的思维时刻着提醒我们怎么样是对怎么样是错。
当然思维的宽泛程度也可以靠自己积累的,无论如何好像孙悟空逃不出五指山一样。总感觉什么限制了自己,无从抵抗。既然如此我们更应当面对事物时应用不同的思维来考量,这样才是使事物会更加的处于某种理性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靠着自己常贯思维来判断,认识到思维囚禁之后,应当考虑是不是当下的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或者某种特定的经历,我会以特定的思维来判断,如果是请立即停止,换种思维考量。无关对错,只是将不必要的伤害减到最低。
思维是牢笼,我以为逃出来了,到头来发现是另一个牢笼,一直反复,自知自己无知是勇气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