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解
第一夜:
1、哲人否定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指出“目的论”--你现在的状态和行为是对自己‘善’的目的而采取的;否定心理创伤。心理的反应是:个人对过去的解读,对过去赋予的意义,对过去定义的情感指向。现在的你可以站在“认知”的新高度上重新给过去赋予新意义;也就是:人不受过去的原因支配,而是为了达到某个心理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2、人生取决于“当下”,之所以改变自己很困难是因为某种‘善’下了“不去改变”的决定。要有勇气去面对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去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3、第一夜提到了重要的概念“善”:对自己有好处。没有人纯粹想要作恶,而去干坏事;都是基于过去意义,主动选择了“现在的自己”。
第二夜:
1、一切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青年讨厌自己的“目的”,是对自己过去诠释的自卑感,而避免与他们建立的关系中受伤的逃避人际关系的心理底层需求。
2、其实,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困扰我们的自卑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3、人生的过程中,不是与任何人竞争,而是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比较与他人比较获得“优越感”。理解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要表达的意思之后,应该选择与“理想中的自己”做比较。是否进步了一点点呢?
4、第二夜的对话提到了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
第三夜:
1、让干涉你生活的人去见鬼。---我们并不是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2、课题分离: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分离开来。
3、怎么区分这个课题是谁的?--谁对这个结果承担责任。
4、课题分离是人家关系的入口----让我联想到斯多葛二分:世界上的事情分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和自己不可以控制的。
第四夜:
1、要有被讨厌的勇气。--真正的自由就是有勇气被他人讨厌。
2、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也即是我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你从属于多个共同体。
3、请站在更高的共同体上去审视你当前正处在“茶杯中的风暴”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或是换到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去观察当下。
第五夜:
1、认真活在“当下”
2、建立共同体感觉要做到三点: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他者贡献应该理解是我对他人的贡献感。
3、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不是甘于“普通”和“无能”,而是彻彻底底的自我接纳。以自己接纳为起点,开启自我改变的旅途。
4、人生是连续的点组成。向前看或是向后看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要明确专注于“当下”的自己在干什么。你能改变也就是当下这一个点。你也正在的活在当下,只有在当下你才真正的活着。
5、人生连续的点,是你到达目标或是目的地的过程。重点不是结果,因为你有可能在任意一个点之后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