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家,女儿情绪不佳,没有以往热情的迎接和撒娇的拥抱,一个人在桌子前面看卡片,我内心有点纳闷。
我知道她晚上和一个大三岁的姐姐一起去院子里玩了。为了逗孩子开心,我就问“今天你和姐姐做了什么游戏阿?”
孩子没有理我。
“我们来玩点什么吧。”孩子主动岔开话题。
“那你说玩什么?”我顺着孩子的意思问,每次都是孩子来决定做什么游戏。
“妈妈说”。孩子今天居然让我决定。
“你想玩什么游戏,妈妈就陪你玩。”我还是希望她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
“妈妈,你看我的眼睛。”孩子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郑重其事的让我看她的眼睛。
我有点紧张,以为她的眼睛不舒服,非常仔细的观察,但没发现什么特别。
“是不是眼睛疼?”我急切的问道。
“不是。”孩子摇摇头。
“那是怎么了?告诉妈妈”。我实在看不出什么问题,希望孩子直接给我答案。
“我不说,妈妈说。”孩子蹭到我身上来,用明亮的眼睛看着我。在她的双眼中我看到了淡淡的忧伤。
我觉得孩子今天不对劲,就准备使用秘密基地。我跟孩子说:“我们去秘密基地吧!”
这下孩子来了兴致,迅速把毯子盖在头上,然后喊我进去。我也把头伸进毯子,毯子里光线昏暗,孩子整个人缩在毯子里。
我悄悄的问孩子:“你的眼睛怎么了?”
“眼睛流眼泪了。”孩子轻声回答。
“为什么流眼泪呢?”我抚摸着她的额头温柔的问。
“姐姐想玩关灯的游戏,我怕黑。”孩子终于说出来实情。
“宝宝怕黑,妈妈也怕黑,那么下次你跟姐姐直接说你怕黑,我们换个游戏玩好不好?”
“不行。”宝宝把头侧向一边,斩钉截铁的说。
“你是不是怕姐姐不跟你玩阿?”我猜测孩子的小心事。
“嗯。”孩子回过头,想是与我的话产生了共鸣。
“你可以把真实想法告诉姐姐,和姐姐沟通商量怎么玩。”我提了一个建议。
孩子用小手拨弄着毛毯,陷入思考。
为了让孩子跳出这段情绪,我采用移情法,引导她回想开心的事情。我一连串问了她好几个好朋友在不在,并说出她和其他好朋友开心的故事,她都说不在,越说越兴奋,声音越说越大,然后哈哈哈的笑起来。不一会儿,孩子一把把我们的“秘密基地”掀开,跳起来说:“妈妈,我们来玩藏宝盒吧?”
我点点头,看着孩子笑逐颜开,我放心了。我们的秘密基地成为有效处理孩子情绪问题的场所。
都说孩子无忧无虑,但是他们也会因为不顺心的事情而悲伤、低沉。有些路必须孩子自己走,有些河必须孩子勇敢淌,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都是孩子感知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我们要允许孩子有情绪,鼓励他们表达情绪。孩子情绪不佳一定是背后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家长不能小题大做,也不能完全忽视。帮他们营造一个可以“疗伤”的“秘密基地”,让孩子们勇敢的把负面的情绪发泄出来,引导他们回忆生活中开心愉悦的事情,帮助孩子快速调整心情,发现身边的幸福,带着微笑重新出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3793/04dc3c64211185a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