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误区,把防人和害人混为一谈。害人当然不可取,可是如果把对未知的人或者事物应有的防备和警戒之心都当成阴谋诡计,这并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与人相处,不算计总是吃亏上当,如果算计来算计去,做人又太累。其实,害人和防人有本质的区别,害人必须攻于心计、精心算计,烧脑当然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可是防备别人并不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戒,让自己处于压力之下。没有那么多人处心积虑的对付你,你能够被人利用的弱点也有限,过去吃过的亏稍加注意、引以为戒,习惯成自然,本能的保护自己,做人还会累吗?
害人之心不要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用来劝诫那些人际交往中缺乏警觉性的人。那有没有提高自己的警觉性,又不失宽厚的待人之道呢?人之所以不能有害人之心,是因为你能害人,人家也会害你,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是待人宽厚和对人防备并不矛盾,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固然有其狭隘的地方,会把人变得谨小慎微、毫无磊落气度,但这句话起到的自我保护作用同样重要。
在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和时间岁月中,谁都免不了会遇到敌对、中伤、陷阱、出卖种种意想不到的危机。可是世间哪有毫无破绽的算计,其中有90%回头想想,都是因为自己对征兆忽失所致。如果事前多加一分警醒,就能识破诡计,安然无恙。
隐藏自己。做人不要随便露出自己个性上的弱点,不要显露你的欲望和企图,不露锋芒,不得罪人,别太坦诚,让人摸不清你的底细。当别人对你一无所知的时候,自然不会轻易利用你、陷害你,因为你不给他们机会。就像两军对阵,实力被对方看透,就会给对方可乘之机,防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判断敌人。在日常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养成识人、观人的习惯,一旦对周围的人有了基础的判断,就可以对那些善良的人放下戒心,重点防备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临敌阻断。当小人对你实施行动的时候,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凡事有别于平时的异常动作通常都有异常的用意,不要忽略而过,把这些动作放在所处的境遇里思考,就会发现动机,动机总是与利益相关的。
防人是有前提的,对坏人、小人、俗人,是非防不可。切忌人人防,事事防,把自己变成套中人。人无打虎心,虎有伤人意,与人相处的时候有几分戒心,世界上99%的骗局都将不攻而破。做人难免受到人与人之间应相互信任,人性是善良美好的观念影响。
我们当然应该心胸坦荡,没有不可告人之密。但是坦诚如果不分轻重,不看对象,结果却授人以柄,就犯下轻易信人的大忌。只要做到以上四点,就可以不费心计,又杜绝危害,何乐而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