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微课简书诗词曲赋极品专辑
读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有感 学习填词西江月一首

读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有感 学习填词西江月一首

作者: 曦曜羽你同行 | 来源:发表于2023-12-24 16:54 被阅读0次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今译】

适逢冬至佳节,旅居邯郸驿站。灯前抱膝而坐,只有影子相伴。遥思家中亲人,今晚团聚过节,畅谈直到深夜,聊得很多很多,当然还包括远行的我。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郑;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今日邯郸

【创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白居易三十三岁,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是唐代中央基层文官之一,官阶自从九品下阶到正九品上阶,品阶虽低,但任职要求很高,除授校书郎官职的一般都是及第进士中的佼佼者或制举登科的“非常之才”。校书郎属于清官序列,职务清闲,待遇优厚,升迁快速,前途光明,被唐人视为“文士起家之良选”,社会地位和认可度都很高,“非贡举高第,或书判超绝,或志行清洁的不轻授”。

是年岁末,白居易出差到了邯郸。当时,他担任校书郎不到两年,还是一个的“职场新人”,资历尚浅。何谓新人?就是人家放假的时候,你出差;人家休息的时候,你加班。

按唐朝惯例,冬至佳节,朝廷和各级官府放假7天。民间也很热闹,人们穿上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高高兴兴过节的气象。而此时的白居易正在宦游,孤身夜宿于旅馆,思念远方的亲人,有感而作此诗。

【诗作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冬至佳节夜里,作者独居驿馆,倍加思念家人的情景。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的冬天,诗人因公出差,暂居邯郸驿馆。冬至佳节这天,驿馆外,家家团聚,欢声笑语不断;驿馆内,诗人落落寡欢,灯前影子作伴。遥想今晚家人过节,一定又是彻夜畅谈,一定不会少了对游子的挂念,一定知道远行之人想念家园。

诗人自己非常思念家人,但不从正面说自己的思念,而是从对面落笔,想着家人过节时如何思念自己这远行人,这就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加浓郁。

枯坐灯前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听驿馆之外,百姓团聚笑谈;看驿馆之内,诗人形只影单。孤身一人旅居驿栈,不知何时回归故园,难怪醉吟先生,只能以诗寄情,聊慰思念。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代,冬至夜里就像除夕一样,举家团圆,彻夜倾谈。聊荣枯得失,聊离合悲欢;聊河山家园,聊家长里短。身处异乡的诗人知道,家人们今晚过节,一定又是秉烛深谈,一定会说起远游的自己,一定和自己一样思念绵绵。

冬至大如年

【学习填词】

正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冬至佳节时分,游子思念家人。“遥思家人夜深坐,遍聊家国少一人。”家人彻夜倾谈,也在叨念远行之人。

细细读来,白乐天的这首思亲小诗,虽语言质朴,平实无华,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学习填词“西江月”一首,聊慰心中崇敬之情。

西江月·乐天冬至思家

——读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有感

泉畔阳光灿灿 学填

抱膝独坐灯前,顾影相伴身边。邯郸驿馆冬至节,谁知诗人孤单。

评说荣枯得失,畅聊离合悲欢。彻夜倾谈家中人,期盼游子归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有感 学习填词西江月一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dh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