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花艺生活花事
花事 | 九锡,花九锡

花事 | 九锡,花九锡

作者: 言羿逍 | 来源:发表于2020-04-21 12:04 被阅读0次

最是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九锡

九锡,其实就是九赐。

锡与赐是通假字,是中国古代皇帝赐予功勋卓绝的功臣和诸侯的九种礼器,是作为人臣受到的最高礼遇,非一般臣子能够得到的。

九锡指的是九种物品,在《后汉书》里有说九锡:

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lù),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黑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ì,鞋)一双。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县。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亦作“ 乐悬 ”。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这两种说法都不甚具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bēn)。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鬯(jù chàng)。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获得九锡最出名的一个人就是王莽了,因为他得了九锡之后篡位夺权,自此给九锡蒙上了不好的色彩。直至五代唐后,九锡制度渐被废除。

========================

花九锡

花艺在中国源远流长,到了盛世大唐插花艺术更是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专门设立了庆祝百花生日的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五)。

而国花牡丹在这一时代所受到的礼遇和追捧,相信后世再无出其右。

宋代张翊在《花经》中将各色花卉分为九品九命九个等级,牡丹、兰花、、蜡梅、酴醾等当仁不让位列一品九命。

而唐代罗虬提出的《花九锡》,把插花艺术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而此间花艺的仪式感透过重重历史也能鲜活于眼前。

可以享有花九锡这等礼遇的,当然也只能是一品九命的各色花卉了。

花到底可以得到那九样位极人臣的礼遇呢?

重顶帷:用双层的帷幔来为花朵遮风挡雨(障风)

金错刀:用镶金的剪刀来裁剪枝叶(剪折)

甘泉:用天然的泉水来浸养花卉(浸)

玉缸:要选用上等的瓷器插花(贮)

雕文台座:插花作品要放置雕刻有精美花纹的台座上(安置)

画图 :花插好后,要在现场绘画来记录它的美丽

翻曲 :谱曲演奏、歌颂花的美

美醑 :一遍品酒一边赏花,以助雅兴

新诗:为花吟诗歌咏

唐代花艺之辉煌由此可见一斑。

相关文章

  • 花事 | 九锡,花九锡

    最是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九锡 九锡,其实就是九赐。 锡与赐是通假字,是中国古代皇帝赐予功勋卓绝的功臣和诸侯...

  • 何为“花九锡”

    唐--罗虬 花九锡亦须兰、蕙、梅、莲辈,乃可披襟。若芙蓉、踯躅、望仙山木野草,直惟阿耳,尚锡之云乎?重顶帷(障风)...

  • “花九锡”解读

    唐--罗虬 花九锡亦须兰、蕙、梅、莲辈,乃可披襟。若芙蓉、踯躅、望仙山木野草,直惟阿耳,尚锡之云乎?重顶帷(障风)...

  • 周锡武农场 2019-06-11

    周锡武农场 2019-06-11周锡武农场活动公告(第九年) @所有人 周锡武农场活动公告(第九年)2019061...

  • “九锡”大礼包与“谋逆篡位”何干?

    作者:山色归读 侵权必究,转载授权请见文尾 “九锡(cì,通‘赐’)”又称“九命之锡”,是...

  • 周锡武农场 2019-05-31 周锡武农场平台活动公布(第九年

    周锡武农场 2019-05-31周锡武农场平台活动公布(第九年) @所有人 周锡武农场平台活动公布(第九年2019...

  • 周锡武农场 2019-03-22 周锡武农场平台活动公告(第九年

    周锡武农场 2019-03-22周锡武农场平台活动公告(第九年) @所有人 周锡武农场活动公告(第九年) 1. 农...

  • 加九锡

    半夜醒来,看着黑漆漆的夜,不敢随意翻身,恐扰了身边人的好梦,只好睁着眼睛胡思乱想,突然想到王莽想到曹操想到加九锡。...

  • 九锡是什么,为什么它说是篡逆的代名词?

    锡,在古代通“赐”字。九锡是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赐予的九种器物,这九种器物规格本仅可供皇帝使用,赐给大臣则表示最高礼...

  • 九锡之桓温

    姑孰。晋权臣大司马桓温病重。 皇帝厚赐大司马,遣使者二人,前往探视。 大司马设宴款待二位使者,酒至三巡,桓温喟然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事 | 九锡,花九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hu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