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前,我一直都不是什么听话的孩子(可能现在也不怎么是)。
PART ONE:身体抗争阶段(0-7岁)
小时候,全家人北上做煤炭,全家人租在一个东北大院里,日子在当时看来也还将就,家里有很大的彩电,父亲有摩托车,一屋子都是我的玩具。
父亲上班早出晚归,母亲则全职照看我。那时候,被母亲非常的宠溺,准确的说是拿我没辙。我稍有不顺心,便在地上打滚,一家人基本上是无计可施,所以我想要的东西 一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当然顺着我的心给我买了我就不会闹)又哭又闹简直就是终极大招,这招可能用到了六七岁。
PART TWO:沉默战术初养成(7-12岁)
03年全国都在闹非典,当时的我们就在高发区,命运不济,父亲突发疾病去世,剩下我们孤儿寡母。
没办法。母亲则变卖了当时所有的家产,我背着火化后的父亲和妈妈一起回到了重庆,命运发生改变,可能也就那么一瞬间。
为了维持生计跟我的求学之路,母亲独身一人进城打工,从此我便开始了我的留守之路,我想我那时的性格孤僻可能就是这样的造成的。
有时打电话回来,让我去接,我支支吾吾一个字也讲不出来,在亲戚家里呆着,其实也是收到了一些白眼,一周的零用钱也就5角钱,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小学三年纪就开始了我的住校之路。
小孩子都是爱玩具的,那是我不但不说话,还翻白眼,从遥控赛车到卡布达模型(铁甲小宝),我有多少玩具就应该气了我妈多少次,甚至有很多次都被我气哭,现在想来,这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女人啊。(怒打自己耳光)
PARY THREE: 沉默中爆发(12-18岁)
这个时候的我俨然上中学了,有了一点攀比的心理,懂的买好东西,但不太懂得维持亲情,从来没主动给母亲打起过电话,当然我并没有电话,这时候恰好又结合了新的家庭,说是又要给我生个弟弟。
这种事情谁遇到不绝望,当然是使尽各种抗争,然而大家致到这其实是并没有什么用的,大人只是通知你罢了,现在想来母亲为我牺牲的我恐怕两辈子都还不了,因为那根本不是钱的问题。
12年我初中毕业,家里经济回暖,在城里买了套房,这时候我妹妹已经会走路了,家里一切正常。
上了高中,学业压力不断增大,每次跟父母打电话基本上都是要钱,隔阂越来越大,每次通话聊不到三分钟。“妈,没生活费了”“好有空给你打钱过来”
OVER.然后可能就没有然后了。
PART FOUR:知母不易,抗战结束
上了大学之后,我的时间充裕了起来,慢慢也会给母亲打电话嘘寒问暖,毕竟人都不是铁做的,最近我发现母亲好像变小了,像个孩子一样经常给我打电话,上学期基本周末都在主持,这学期又在创业、学车,时间好像总是不够用,但我现在一有空还是要去母亲她们工作的地方,因为我知道,现在没时间,以后更没时间了。因为回家,那就是最好的礼物
谢谢母亲,你是个伟大的女人。
母亲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