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2007天:读后感

第2007天:读后感

作者: 苏菲乔安 | 来源:发表于2025-02-09 23:33 被阅读0次

去指责卡列宁虚伪,说他是伪君子,说安娜不要脸等等,多少有点非黑即白的意思。基本上所有人都不可能完全表里如一。

我想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论来简单陈述几句,本我、自我与超我精神层面的三大部分。每个人都是存在的。

卡列宁想宽恕并救赎安娜,是出于长期宗教信仰形成的道德要求,但他的本我是愤恨的、羞耻的,这两者的强烈冲突,造成他的自我没有很好的调解能力,各种防御机制也无法让他缓解痛苦。所以,他的矛盾与痛苦是可以理解的,李迪雅夫人这时候就像是一剂缓解痛苦的药,出现在他面前,包括她推荐的宗教派系。

安娜在意大利的时候,托翁的确写到她没怎么想起儿子。到了新的环境,本我相对占了上峰,暂时的遗忘也是自我调节的结果。

安娜也一样是有超我存在,她知道离婚在道德上的谴责,尤其内化了各种声音后,指责自己尤其痛苦,说别人只是说说,没有利害关系。曾经八卦过别人的声音会成为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还会扎得更深。唯一可破解的就是放下超我。

离婚这条路是可怕的,她不敢走。她选择了超我方向。这样的话本我就被淹没了,她想象中的爱情,她的欲望正是波涛汹涌的时候。时间久了,可能慢慢变成遗憾和惆怅,这让我想起《廊桥遗梦》。但安娜熬不下去,简直生不如死,这时候卡列宁越高尚她越厌恶。最终她私奔了。

私奔总会结束,回到原来的地方,自然想起了儿子。她想抓住道德,自己不是坏人,谁能说自己是坏人呢。偏偏所有人都拒绝了她,又让她感觉到自己无比不堪。伏似乎也并不理解她,她脑子里的世界一团乱麻,自我失控。

其实看看世界,看看日子,和平常没有两样,内心世界是一踏糊涂了。情感喷发尤如火山爆发,一时之间难以收拾。

如果,时间够长,会凝成淡淡的忧伤,活着,说不清道不明,回归到平凡的日子里,关注吃穿,关注儿女,关注琐事,看看日出晴雨,花开花谢。

我们这样的年纪一切都回归平淡,再也荡不起激情。燃烧吗?味道也不过了了。

人性罢了。安娜痛苦的确很大程度来源于自己,却深陷其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2007天: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kxp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