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13/365
闺蜜打电话说到了下学期的工作安排。教导主任亲自打电话通知,下学期高一班级少,任课教师多,没办法一人带两个班,满量安排,只能一人一班课,然后到处室担任干事。
这不是一个好的工作安排,只要可能带两班课,就不愿意带一班课,再兼任干事。因为带两班课是满量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只要做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就好,比较纯粹,学校其他的事务性的工作,就不用去承担。但兼职干事,就教学、处室两个系统的工作都少不了,特别烦人。
四中下学期的新高一只有十个班,而从高三轮下来的语文老师有八个,再加上一个新人和生完孩子要上课的老师,总共十个老师。按平时的工作量安排,带两个班满量。这样只需要五个教师就可以满足工作需要。现在多了这么多老师,没有课带。
而且残酷的现实是我们的学生还在逐年减少,需要的老师也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老师退居二线后勤成了必然,这是无选之选。
想四中学生最多、最辉煌之时,有六七千学生,那时我们一个年级有二十四、五个班,一个班有八、九十个学生。一个人两班,工作量特别大。
现在的高一级只有十个班,一个班平均四十个学生。教师会多出来也是历史的必然。学生多,教师少的时候,你就必须得带课,学生少了,你想带也无课可带。哪怕你再不愿去处室当干事,也没有多余选择。
想我之前,申请去下乡支教,申请通过,学校也通知让去报到,可最终也以一句“高中教师只能是指导性支教”为名,没有让我去,两班语文没得跑。
现在,看到老同事们落得这样的处境,我很为自己的选择庆幸。
去年,推行县管校聘制度,想去乡下的老师,允许写下乡申请。我抓住这个机会,申请调到了乡下。乡下学校条件艰苦,学生少,工作却清闲许多,也纯粹一些。没有这次机会要下乡是难之又难的。
我明确知道自己的处境,即使去年不走,把这级学生带到高三毕业,我下学期的工作安排肯定就是去管理学生睡觉。从一线教师变身楼管、生活教师,虽是无选之选,我的心理落差还是很大,我也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所以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有不少的同事面临这样的选择。当然,去处室,可选择的地方很多。学校这几年顺应时代发展成立好几个新处室,每个处室都需要若干名干事。这些处室最忙的当属教导处、政教处、安保处,这几个处室的干事事务繁杂,表表册册,各种文件、资料,确实不得闲,谁也不愿去,可是没有办法。
也有些处室、工作比较清闲,人人喜欢,像图书室、几个阅览室、群团中心、信息中心等,可是这样的处室也不是人人去得的,有那比较灵活机变之人,早就疏通好关系,占得了好地盘。
而且这工作安排,诸多迹象标明,有两类人容易得到好工作,一是爱哭的娃娃有糖吃。这类人和领导走得近,关系处理得好,早早就让领导圈定为自己人,这样的好工作自然也就会安到他头上。
二是爱争爱挑刺的人。这类人受过苦,确实有功劳,属于自己的利益绝不轻易拱手相让,他们在领导跟前讲话腰板直、底气足,据理力争,往往会争取到好工作。
最不如意的就是那些性子软,不争不抢,只知低头拉车之人,就被领导当软柿子捏,任意揉搓,想按到哪儿就哪儿。这也是很可悲的。
不管怎么说,学生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老师的年龄日增,到了人生下半场从教学一线退下来也是必然。可能刚退居二线还有个心理适应过程。可人生就是波浪式前进,有高峰,必定会有低谷。没有永远走高的人生,最终走向沉寂,是人生最终归宿。所以能上能下,坦然接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