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1下午,我执教公开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几何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为以后学习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打下了基础。通过几次试上和专家点评,我对于本节课的概念教学有了不少收获。
1.分析学情,精准教学。
本节课,我借助课前任务单,收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的不同情况,直接展示学生作品进行分类,探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但是在第一次试上中,我收集了学生9张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类,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第一个分类环节,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效果,我就在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第一版本学生作品收集我发现,学生在观察9张图片就已经用了很多时间,再去观察分类,确实有很大难度,原来是我提供的素材太多了,制造了“意外的难度”!虽然我有意识要基于学生学情入手去进行教学,但是在处理素材方面还是不够好,对于环节设置以及要达到的目的细节处理上不够成熟,还是要不断学习。
在后续的设计上我就修改成6张素材,大大节省了时间,环节处理的比较好,但是厉害的芬姐给我指出,其实第4张图和第5张还是重复了,都是延长后会相交的情况,所以在最终稿我修改成了5张图片,更加明确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按照是否相交(标准),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不相交。
修改后的素材整理 最终稿素材2.利用好学生生成,打造高效课堂。
接着我利用学生的现场生成变成选项,让学生进行投票选择,但是由于生成第二个选项的时候,我发现还没有出现正确答案,我就有点“慌了”,这是我直接进行了干预,引导学生修改成正确的选项。本来这里设计的意图是尊重学生的课堂生成,利用学生的生成制造冲突,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但是由于自己害怕学生答不出来进行了干预,说明自己还是禁锢于传统教学的理念,引导的太多,还是没有完全的课堂还给学生。但是经过专家的点评之后我学到了,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老师要控制好自己,不要插手,让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思考,然后再反问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想法,或问学生对于这个分类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引出要按照一个标准去进行分类,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生生互动,做到以生为本。
B选项 学生原本分成三类:①⑤、②④、③(将垂直单独分类出来)接着我就从正确的选项里挑人来回答理由,但是课后我去后台调数据发现,其实选择正确的学生只有23%,说明我这样处理其实不太合适,其实这里已经产生了一个很好的冲突,非常适合进行二次交流,但是我错失了一个“珍贵”的数据,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备课的时候还是要多思考预设,再每一次教学之后,及时记录下学生生成的情况,累积教学经验,对于数据的处理还是要多多练习,遇到“问题”要学会“慢”下来,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以便真正运用好信息技术!
3.严谨设问,规范教学。
在习题环节我也遇到了“大麻烦”!在教学完平行与垂直的概念之后,学生对于平行和垂直的理解其实很深刻了,在习题第一题,我出了一题最基础的题目,但是正确率却仅有48%,让观课老师认为前面30min的教学都白上了,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正确选项是A我请错误的学生起来回答理由,答案却让我大跌眼睛!原来学生选错的原因是因为,题目中并没有说明可以不选择,而在之前的分类环节,以及之前学习的练习之中,都是需要把每一个选项都填到题目中,所以学生“实在”没办法,将相交却不垂直的两项填进了与它“有关系”的垂直一行中,原来错的不是他们,是我!由此可见,严谨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独持之美!在设置题目甚至是每一句提问,都需要仔细揣摩,而不是随便说说,对于学生来说,会造成“致命”误解!
最后评课环节,陈蕾老师的点评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她认为大部分老师包括我在内,都是习题设置得很好,前面教学内容太简单,她认为要把难题放在课堂中学,简单的题目课后做。比如我练习的第一题,就可以直接设置成导入,让学生进行分类,大胆分出不同的类别,制造冲突,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去学习平行和垂直的概念,这样不更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进行类似的尝试,但是一定要设置清楚环节,和小组讨论的活动等等,去达成教学目标。
每一次的开课后记录下一两点收获,相信自己会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