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儿童的视角 “看见”儿童

以儿童的视角 “看见”儿童

作者: 宁静幸福 | 来源:发表于2023-08-30 23:19 被阅读0次

陶行知说:是否变成小孩子,作为教师的资格。也就是说,我们要钻进孩子的心里去理解他、感受他。我们不可以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一)我送老师小花花

衔接班上课,今天是第四天。这四天,每天面对86位孩子,从早上的8:00一直到下午5:00放学,他们吵着、闹着、时不时有人磕着了,有人哭了,听不见老师的指令了,自由活动了。这四天,我竟然没有觉得烦躁,反而在这四天的相处中,我静静观察着这一批萌娃,感受着他们的变化。

我看到这些萌娃不断变化,第一天的他们来到新环境,看到新老师,他们很拘谨,对老师的指令听得特别认真,落实也很及时;第二天,有些胆大的放开了,他们开始聊天了,开始找朋友玩了;第三天,他们愿意表达了对同学的好奇了;今天,一群孩子表达对我的喜欢,让我有一种收获一波小粉丝的现场感。

中午,我在讲台桌前,一位孩子来到我身边,小手里好像紧紧握着什么,深怕自己不小心弄丢了的样子,直到来到我面前,她慢慢展开紧握的拳头。我看她的手心里躺着两朵小小花,马卡龙的颜色,颜色讨喜,花型可爱,绝对是小女孩喜欢的小玩意。“老师,我送给你。”小女孩轻声说着。“你送我?这花好漂亮哦!”我心中一阵欢喜。“这花应该是你很喜欢的吧?”“是的,我妈给我买了两袋。”

说完她就下去了。过了一会儿,她又再次来到我身边。“老师送给你。”小手里,躺着一堆的小花。“送我这么多?”女孩肯定的点点头。陆陆续续有孩子走上来,有的画着一条可爱的小狗,有的画着一列车,有的画着满纸的爱心。一位小女孩,在我手臂上贴了3朵小红花,我把它贴在胸前。

相处了4天,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自己心中感受。小小人儿,感受到了美好,也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美好。儿童的情感多么简单,多么质朴,又是多么温暖。

(二)爱的诉求

一位第一天哭得稀里哗啦的女孩,因为来到陌生的地方无法适应,希望通过哭泣来说明自己肚子疼,争取回家。妈妈,对她的行为没有有效干预,让女孩的这种习惯一直维持到小学。

四天中,天天想着请假,昨天中午,又要请假回家。我知道这那位女生并不是真正想回家,回家只是她想寻求安全感,她在这里感觉不安全“老师的手有神奇的魔力,我来给你揉一揉,如果还疼再回家。”她哭着点点头,同意了。“老师,我还疼。”一个中午,就这样断断续续安抚着,她最后忘了提回家的事。看着她,我想到小孩安全感的缺失,于是她不敢。我给予她安全,再给予她时间适应,一步步,孩子被安全感包裹着,自然就融入了环境。今天下午,她又是头疼,老师帮你揉一揉。最后,我带着她来到隔壁班。

因为我一天轮着管两班,我发现这个孩子,在我上课时没有一次缺席,下午同样开心上课到放学。对待幼小衔接的孩子,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我们想着法子怎么给他们,让他们得到满足,他们也在得到时,慢慢适应小学生活,在适应中遵循了规则。

(三)我们需要游戏

今天是衔接班的第五天,看着孩子们今天状态,明显是五天的学习之后的疲惫。作为老师在这五天中,天天坚守,天天跟着八十几位学生相处,也是极其疲惫。如果对这些孩子讲过多的纪律,强调他们安静,我们去管,那我们会越管越累。孩子被说教,显然也很不高兴。那么我们又要怎么去做呢?那就要找方法。

今天,当我看着他们疲惫的小身影,挪动的小屁股,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我想着可能这帮孩子现在感觉到疲惫了。他们需要放松。我提议说:玩木头人游戏。一提木头人游戏,孩子们眼睛都亮了。可见他们对游戏是多么的喜欢,即使在极其疲惫的情况下,他们就觉得这是游戏,跟疲惫是不搭界的。怪不得,我常常看到孩子们跑得满头大汗,他们不曾喊累,不觉得疲惫,因为他们喜欢,他们在玩游戏。当我真正透过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这个游戏竟然可以培养孩子的多种品质。

一、专注力。玩这个游戏,必须要一个人的专注力。如果一个人专注力不强,那么你在这个游戏中可能常常犯规。如果犯规很多的话,那孩子还会在这过程中享受到快乐吗?那肯定不会。可是孩子们在玩木头人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们都是喜笑颜开,那说明他们在这过程中是享受的,即使他们在音乐的停和播放之间不断地去变化身姿。他们一边要专注听,一边还在做各种各样夸张的动作,可以说调动了身体的各种器官,可他们去玩得乐此不疲。

第二,木头人还有想象力的训练。那就是,不管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处于什么状态,如果突然音乐停的时候,你一定要固定住一个造型。我今天还跟孩子们说,当音乐停下来的那一刻,谁的造型美,我就要用手机拍下。孩子们一听,兴趣更高了,于是有的孩子。悬在桌子上;有些孩子手撑地,脚朝天;有些孩子找个同伴摆造型,真的是千奇百怪。孩子在玩游戏过程中,其实他们头脑里一直在转,如果在音乐停的时候,他们要摆一个什么造型,这不就是一种想象力思维的训练吗?

第三,规则意识培养。我在玩游戏的时候,跟孩子们说,如果谁违规了,就要停一轮。那么,违规的同学你要上来,你帮我一起盯着,在玩游戏中谁也跟你一起违规了的,你要把他们找出来。于是,孩子为了自己多玩一会儿,他尽量不去违规,所以注意力是高度集中,但难免有的时候也会不小心违规了。因为我特意在游戏中间,弄了几个比较简短的音乐。有些孩子一不留神真的会违规,但他们很愿意去遵守这个规则,于是很乖巧地上来站在上面,真的陪着老师一起去盯。他们没有被惩戒的不痛快,觉得一切都是规则,这就是很好的意识培养。

在游戏中,我们可以融入很多的教育观,那我现在就在想:木头人游戏有这样的功能。那么其他游戏呢?又还会有哪些功能呢?这些游戏可不可以融入我们的教育呢?一起助力孩子的学习呢?

以儿童的视角,发现儿童真正需要的,或许教育又有了另一种可能

相关文章

  • SDCare-8:极橙儿童齿科服务设计

    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打造儿童齿科界的“迪士尼” 在中国,上亿儿童患有龋齿。有些儿童可以轻松地完成治疗,而有些儿童一...

  • 儿童视角

    2019.4.23 学习笔记 “儿童的视角”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同,“儿童的视角”的幼...

  • 绘本讲师训练营【27期】20/21阅读原创《11只猫进袋子》

    20108王子 11只猫是系列绘本,每本都很精彩,以儿童为本位,用儿童的视角讲述儿童的故事,特别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

  • 《一封信》教学反思

    《一封信》是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生活。因此,在课内设计中,要联系学...

  • 以1.2米的姿态看儿童,是平视不是俯视

    走进《童年的秘密》前,需要我们走进“儿童的世界”,就像进入到一个专门的儿童场所,我们要以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去看待...

  • 儿童视角

    唔, 月亮在后面, 月亮到超市了, 月亮到××花园了, 月亮要掉下来了。 我们是黑色的, 手指着影子。 水杉树是什...

  • 儿童视角

    67 李镇西老师曾呼吁,教育要有“儿童视角”--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

  • 儿童视角

    儿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两个季节所结的果实。——布莱尔 今天孩子回家跟我聊天时说到,他得到了数学老师做题的真迹,言...

  • 童年的写法赏析

    一、多视角的描写方法 《童年》在艺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作品主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

  • 黎明前,小小的一段路,你在想什么?

    冰雪奇缘2虽然是儿童电影,但是我们都曾是儿童,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真善美的洗礼,启迪我们的思考,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儿童的视角 “看见”儿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ga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