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身为父母的人,并不是在育儿,而是在比赛。这样一直找对象比下去,可惜很惨,虽然想努力改变现状,可是方向、方式错了……
他们上一代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他们,可是他们越是焦虑,越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子女成龙成凤,所以又和上一代父母教育自己的模式一样,循环下去……
1
有的父母认为只有孩子和别人比较,才会激发他的上进心。我们经常听到有的父母一边打骂孩子,一边嘴里念叨:“你看邻居家小明,多乖,成绩那么好,还帮父母做这做那……”
一朋友和我说过,她是经常被她妈拿别人来和别人比较的孩子,每当这时候,她心里总是在嘀咕:“你为什么也不像别人的父母那么好呢?”
曾有一次反抗,“为什么老是拿我和别人比较,我讨厌和别人比”,“有比较才有差距,才会去努力,这就是生活”她妈妈这样说道。
也因那时还读书,她无力反抗,因为要靠他们接济生活费用。父母的眼界、见识在小时候为你塑造,长大后的价值观早已在这时候奠定了基础。
2
先成为自己,然后再成为孩子的父母。很多家长放弃了自己的成长,一心只扑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
更有甚至,当年父母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背负巨大的压力,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为了我们家出人头地。
父母自己都学不会,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从另一方面说明,父母是这方面碰壁的,于是,没有人引导,没有方法论,孩子就在这样的情景下自行摸索。可哪能摸索出什么门道,只是徒增打击、焦虑罢了。
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比较长(当然也有些列外),而且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强,如果父母是上进、爱学习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很多父母偏偏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这样对待孩子背负太多的压力,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孩子。
3
当然,有些列外,有的孩子就能突破重重困境,获得成长。
所谓成长,在某些方面来说,就是不断地把别人比下去的过程。
有时候需要转换一下角度,就会发现新的突破口。
而学校教育失败的地方在于,因为没有办法还原生活本来的样子,而只是在单一的纬度——成绩上面做比较。而很多眼界狭小的父母也就一直拿自己孩子成绩和别的孩子比较。
学校甚至没有告诉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打造多维的竞争力。
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并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点,应该打造多维竞争力。孩子出社会并不只是单方面成绩的好就可以,而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
学习这件事上,不应该太局限,寻找一些貌似无关的领域去学习,因为这些领域的知识一旦用得上,就会产生极大的回报。
4
比较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坑。
我们有时也不想比,可是还是必须得比,就像学校考试分数排名。这时我们比的是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和自己比。比较相对上一次,自己进步了多少。
和别人比较是个大坑,掉进去很难爬上来,因为总有人比你做得更好、更加富有……
父母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价值观等方面是最重要的。把基础打牢,上面的细枝末节就不会容易被风吹雨打。以后孩子的学习能力,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都会一一展现出来。
坚韧、善良、美好……这些好的品质,会随着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当中融入到孩子的品性当中。
父母不要太焦急,太急功近利,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勇气、毅力……来呵护孩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