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刘瑜在《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中展现的理性与睿智,《送你一颗子弹》更像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小女人,端着茶杯在厨房里和你喋喋不休地讨论各种生活琐事。我在拿到该书的时候曾经嘟囔“此刘瑜到底是不是彼刘瑜”,直至读到最后的“后记”才明白,集子里的文章都是她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缩影,于是饶有兴趣地又翻了一遍。
“致知”与“致用”之间的矛盾,常常是学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政治学来说,这样的两难似乎更加明显:如果研究成果并不能给社会带来一些朝更好方向发展的变化,那纯理论的探讨似乎只能成为象牙塔中的供品,好看不好用。刘瑜显然不愿意成为这样的学者,所以在《民主的细节》里用了大量案例探讨美国民主制度的内涵,既无一般理论的晦涩,又比其他通俗读物多了一份学术的严谨。这样的写作风格,也一直延续到了《观念的水位》,而她的文字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用贴近现实的自觉,来阐述那些原本我们熟悉却又相当陌生的政治概念,从而使读者在理解政治学的内涵和作用时,无疑多了一份能够贴近却又不失原意的亲切。
不过在《送你一颗子弹》里,刘瑜显然活泼得多,谈及的对象,“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加上写作“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因此几乎是与读者天南地北地“乱侃”。尤其有意思的是,刘瑜无意在该书中结构了某种对学术界的“迷思”:订了《经济学人杂志》,只是为了缓解自己担心落后于学术界的焦虑;以写论文的名义借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其实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其中的3%;在异国他乡最惦记的,是学校饭堂那二两猪头肉……这类浓厚生活气息的心灵独白,在学术圈内的人看了不免会心一笑,而学术圈外的老百姓读了,多少也打破了那份想象的浪漫吧?
虽是随笔,但还是有很值得我们反思的文字。刘瑜在书中提到的中国留学生在宿舍做饭但不打扫卫生的案例、以及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故事,前者是如何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利益的问题,后者是如何教育公民培养这种素质的问题。虽是小女人的唠叨,但在唠叨之间,其实还是有自己的终极关注,那就是怎样才能让中国人更好地有素质地活着。这种关怀恰恰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学术是朝向“继绝学”和“开太平”的,但其当下的现实意义,往往也存在于影响那些希望可以影响和希望被影响的群体,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以及怎样更好地活着。
网友评论